绍兴十年,高宗赵构是否出过十二金牌让岳飞回师?
(2022-05-23 09:18:47)分类: 杂论 |
绍兴十年,金廷背约,发动了侵宋战争,说是收复归还的河南、陕西。有一个地方有一点争议,说高宗赵构出十二金牌让岳飞回师,放弃河南?
目前宋代资料保存最多,赵构时期的诏书大多存在。这给我出了个问题:有没有十二金牌?如没有,为什么有这说法?如有,其十二金牌内容是什么?一样的文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因此一定要看诏书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本人找到了一份高宗赵构似给岳飞的诏书内容,供大家探讨。
这里在岳飞孙子《金佗》卷二找到的一份诏书:
'近據諸處探報及降敵面奏,皆云烏珠與龍虎議定,欲誘致王師相近汴都,併力一戰。卿切須占稳自固,同為進止,敵或時遣輕騎来相誘引,但挫其鋒,勿貪小利,墮其詭計俟。有可乗之隙,約定期日,合力並舉,以保萬全。'
前面是岳珂的解释,岳珂说:烏珠與其龍虎大王等会于東京,議以為諸帥皆易與,獨先臣孤軍深入,且有河北忠義響應之援其鋒不可當,欲誘致其師併力一戰。於是朝廷得諜報,大以先臣軍為慮,亟賜御札,令俟隙並舉。
同样的诏书,赵构还给杨沂中也一份:
近據諸處探報及降(闕)靣奏皆云烏珠與龍虎議定欲誘致王師相近汴都併力一戰卿切須占穏自固同為進止(闕)或時遣輕騎來相誘引但挫其鋒勿貪小利墮其詭計俟有可乗之隙約定期日合力并舉以保萬全廿七日
《書畫彚考》卷十三
有二个不同的书籍出现同样诏书,可判断此诏书真实存在。
赵构诏书内容我解读为:
金军的军事计划被赵构谍报人员拿到了,报告给赵构,赵构获得了情报,内容是兀术军队企图在汴都附近消灭宋军,先以弱军诱饵,岳飞大军放松警惕进攻,然后金军大军埋伏围歼宋军。
赵构立即给岳飞、杨沂中等将诏书,让岳飞等注意,不要贪小利,中敌诡计。
如对敌有可乘之机,要与大家约定时间,合力同时进攻,以保万全。
这应该是赵构诏书中“不许深入”的诏书。
目前仅找到这份赵构“不宜深入”的诏书,但没找到十二金牌的诏书。
岳飞军在河南的战局情况:
《建炎》与《三朝》记载大致类似,下面就拿《建炎》的内容:
第一阶段:
(绍兴十年七月)己酉,是日,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自與越國王宗弼戰於郾城縣,敗之,殺其裨將。是役也,綂判官楊再興單騎入敵陣,欲擒宗弼不獲,身被數十創,猶殺數百人而退。
第二阶段:
(绍兴十年七月乙卯)湖北京西宣撫司都綂制王貴、綂制官姚政及金人戰於頴昌府,敗之。
第三阶段:
初,岳飛以重兵駐頴昌,欲為久駐之計,会張俊自亳州南歸,金人謀知飛孤軍無援,於是併兵以禦飛。飛不能支,告急於淮北宣撫判官劉錡,錡遣綂制雷仲出兵牽制,抵至太康縣。是役也,飛將官楊再興、王蘭、髙林皆戰死,獲再興之屍,焚之得箭鏃二升,天大雨,溪澗皆溢,敵騎不得前,官軍乃退。
岳飞军队二次“胜”,即郾城与颍昌胜。
金军一次胜:金军併兵以对付岳飞军队,结果就出现了“飞不能支”,杨再兴等三将战死。有幸天下大雨帮了岳飞军队,敌骑不得前,官军乃退。
从《建炎》的文字内容看,岳飞军队应该在郾城与颍昌小胜,后来战败。
我个人观点:岳飞军队战绩的内容与赵构诏书内容对比一下,赵构获得金军的情报,认为金军计划是:金军先以弱势军队进攻,让岳飞取得“胜利”后进攻,中了金军埋伏,然后聚歼岳飞军队。
岳飞军队先有二次“胜利”,然后并力对付岳飞,飞不支,幸亏天帮忙,下了大雨,岳飞军队乃得还。
这看来,赵构确实军事上还真有水平。
岳飞撤军理由:
《建炎》卷137记载:
“(绍兴十年七月壬午)是日,湖北、京西宣撫使岳飛自郾城班師。飛旣得京西諸郡,詔書不許深入,其下請還,飛亦以為不可留,然恐金人邀其後,乃宣言進兵深入,逮敵已逺,始傳令回軍,軍士應時皆南鄉,旗靡轍亂,飛望之,口呿而不能合,良乆曰:豈非天乎!”这段文字记载了岳飞撤军日期、原因及撤退过程。
本人主人讲讲《建炎》表达的撤军三大理由:
1.
下面二条易理解,诏书不许深入要解释一下,如是这份诏书让岳飞不要深入,个人观点:赵构的意思是让岳飞军队不要深入,防的是中敌埋伏吃败仗,但并没让岳飞撤军放弃河南。
什么要诱敌出来?本人谈谈看法:金人擅长骑射,岳飞军队在郾城一带如要长期驻守,需要工地,如濠沟之类,骑兵进攻不利,把宋军从濠沟等工地诱引出来到外面,可发挥骑兵长势。
这仅是我的理解。
文章结尾之处,本人提一下自己不一定看法:这二十金牌可能是赵构上面这份“不宜深入”的诏书,因为加急,因赵构可能再三强调,从而被别有用心之人故意炒作成“十二金牌”让岳飞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