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平遥长盛蔚洋货庄感受时光倒流随拍

标签:
易主掌柜时光倒流业绩第一个休闲 |
分类: 展览馆 教堂 寺庙 古建 静物 |
天吉祥博物馆是在长盛蔚洋货庄的旧址上建造起来的,清末民初时,长盛蔚洋货庄就设在这里。长盛蔚洋货庄的前身是长盛裕商号,长盛裕之前是长盛庆商号,主要经营京货。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平遥商人任宝灵和薛兆瑞合伙投资12万两白银开设长盛蔚洋货庄,开创了这家商号最辉煌的时代。
早在长盛庆和长盛裕时期,平遥商人在归化、包头、库伦这一带的贸易往来就很活跃。到长盛蔚成立后,不仅在归化和库伦设立分庄,而且在北京、天津、济南、上海、武昌、重庆等地设立分庄。以后又在莫斯科设立分庄。从保存下来的一张摄于1919年5月的长盛蔚天津分庄的照片看,当时天津分庄的规模相当可观。位置在天津张垣上堡,是一处宽敞高大的带前檐的两层洋楼式建筑。中间檐柱上雕刻着上下两副楹联,楼上的楹联从照片上难以分辨清楚了,楼下的楹联却十分清楚:
长袖舞场中弊帛交通新世界
盛名驰海外丝纶展拓大舆图
这副楹联上下联头嵌着“长”、“盛”两字,将商号名称嵌在了联头,联语内透出长盛蔚主人踌躇满志,以世界为舆图的胸襟。这张照片上共有16人,从题字上可以看出是平遥商会会长宋梦槐先生到天津时,长盛蔚天津分庄同仁与家乡来的前辈的合影。可惜就在前一年,长盛蔚已经歇业了。也许这张照片是长盛蔚新财东请宋梦槐老先生到天津清理债权债务时的纪念。
长盛蔚财东的成功秘诀,在于聘用了一位好经理。长盛蔚首任经理名叫王朝相,字仲卿,平遥梁坡底村人,曾捐有武德佐骑尉衔。据史料记载,王朝相出身经商世家,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从小天资聪慧,记忆过人。长大后交游契阔。18岁步入长盛庆商号学徒,到25岁时已经顶有三厘生意了。
所谓顶生意就是有了人股,在字号里有了股份了。当时平遥商家通行银股、人股制。银股即财东的资本银,有的商号的资本银也有其他合伙人投入的银子。人股也叫顶身股,是财东根据伙友在号内的资历及贡献给确定的股份,平遥人习惯叫顶生意。商家每四年一个结账期,到时银股、人股享受同样的分红。好的商号在好的账期每股可分到一万两银子,一般账期可分得两三千或七八千两银子。清代规制,一个七品知县的年俸为45两白银,加上养廉银也就是个四五百两上下,抵不上大商家顶三厘生意的伙计。所以平遥人多年来形成一个观念,宁入商途不入仕途。男孩子到十三四岁上,稍通文墨便寻人托保到商号去学徒。到二十来岁一旦顶上了生意,那就到了出头之日了。入商途比读书入仕途更便捷,更实在。在清代末期,平遥地方流传有八秀才弃文从商的佳话。
商家的人股制,通常情况大掌柜(即总经理)顶一股,极个别也有顶到一股二三厘的。其他能获得一厘二厘人股的伙友就相当有社会地位了,同时有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王朝相在25岁顶到了三厘生意,说明这个年轻人的业绩是很不错的。王朝相32岁时,即光绪十三年(1887年),长盛庆改长盛裕,财东聘王朝相任商号副理,即通常所说的二掌柜。9年后,到王朝相41岁上,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财东任宝灵和薛兆瑞投资12万两白银,将长盛裕改名为长盛蔚,聘王朝相出任大掌柜。这就为王朝相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长盛蔚也因此而进入了辉煌期,贸易额逐步由初创时的150万两白银发展到了1800万两。
王朝相执掌长盛蔚20年,殚精竭虑,励精图治,立有言,行有规,将号务大加振兴。他订有治号八则,分别为:
(一)忠心事主,不谋二图。
(二)勇于创新,不落俗套。
(三)有章有制,规范众伙。
(四)身先士卒,仁爱驭属。
(五)用人之长,激励后生。
(六)慎选庄口,物畅其流。
(七)互济盈虚,一本万利。
(八)宜广忌贪,张弛有度。
王朝相将分庄开到了莫斯科,使长盛蔚发展成为一家在全国极有影响的跨国商号。他本人以注重“为人师表”而闻名商界,“中外莫不赞许,东伙依之如柱”。据资料记载,“凡号内重大事情,他必与伙友共同奋斗,不辞劳苦。为开辟蒙俄庄口,他曾数次携伙友万里长途跋涉,前往归化、恰克图、莫斯科等地。路上避匪劫,抗风霜,几经磨难,九死一生。特别是开拓莫斯科分庄,他到了莫斯科之后,不顾劳累,立即拜访当地中国侨商,了解行市情况。找好住处后,立即着手组织货源,3天之后便携带当地的哔叽、毛料等货物踏上归途。回国后马不停蹄前往京、津、沪分庄销货”。
长盛蔚的最后歇业,原因在于后继无人。王朝相执掌长盛蔚20年,直到民国五年(1916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继任的大掌柜姓侯名泰,字玉山,平遥城里人,比王朝相小两岁。侯泰从小胆子大,很有些放荡。早年也在长盛庆学过徒,后来年岁稍长,在开拓归化、恰克图和莫斯科庄口中跟随王朝相出过不少力气,是平遥商人中第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以后王朝相执掌长盛蔚,侯泰是王朝相开发俄国庄口时的主要助手。十几二十年下来,侯泰对于跨国贸易业务也是炉火纯青了。所以在王朝相病逝之后,任、薛两位财东便顺理成章地聘请侯泰出任长盛蔚的大掌柜。
侯大掌柜上任后一改王朝相的做法,他认为从中国往返莫斯科万里迢迢运去茶叶、颜料、丝绸,再运回毛呢、哔叽在国内销售,尽管在俄国境内有的地方可乘坐火车,但往返一趟差不多也得一年时间。途中辛苦不说,还得雇用镖师护送,费用很大。在往返莫斯科做生意的十几二十年里,侯大掌柜发现,俄国的卢布和中国的白银在不同的时期比价不一样,而且在莫斯科和在俄、蒙其他地方,以及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区比价也不一样。侯泰当年在跑莫斯科做生意时就曾向王朝相大掌柜建议过“倒换卢布”,但王大掌柜没有答应。侯大掌柜上任之后,便大刀阔斧地干开了倒换卢布的生意。干了一年,很是大赚了一笔。这样侯大掌柜便将长盛蔚的主业转向了倒换卢布,大量举债投放莫斯科分庄换取卢布。然而在第二年,正是长盛蔚大量投入白银购进卢布之际,恰逢俄国闹十月革命,社会动荡,卢布贬值。尽管侯大掌柜使尽了浑身的解数,也无法扭转时局,不得不在民国七年(1918年)歇业。到民国八年(1919年)之后,这处兴旺了20年的长盛蔚洋货庄大院不得不因背上了成百万银元的债务而易主他人。
前一篇:秋花与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