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2012-12-15 02:02:15)
标签:

贵阳

b5

三元宫

d2

钟鼓楼

休闲

分类: 展览馆 教堂 寺庙 古建 静物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三元宫特摄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西瑞金路金锁桥侧。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 (1888) ,建有大殿三层,底楼供三官、冥王;二楼供关帝、吕祖;三楼供玉皇大帝,配诸四相。光绪十五年建钟鼓二楼,次年又建乐亭,民国六年在亭南建八阁亭。建筑保存至今,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又一座贵阳古阁楼,又一处历史遗迹!

  贵阳三元宫位于今贵阳美术馆旁,大西门金锁桥东侧。前临市西河,过去规模宏大,殿阁重重。三元宫始建于清代,其主楼明文阁是一幢三层结构的楼阁,每层均有8个翘角,古色古香,典雅壮观。三元宫是旧时贵阳道教三大道观之一。其中“三元”是指所祀的天、地、水,道教亦称“三官”。

  三元宫原名三官庙,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用于祭祀道教的“三官”:天、地、水,后因年久失修毁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贵阳人许义宗等组成乐善堂,将旧庙改建为三元宫。当时修建的三元宫是一座三层大殿,大殿两侧建有钟鼓楼。先建大殿三层,堂开五楹,下层供三官、地藏;中层供关羽、吕洞宾;第三层供玉皇,两廊则为钟鼓楼,形成三进大院。光绪十八年(1892年)时,在大殿左侧建乐善祠和众乐亭。民国6年(1917年),又建高约20米的三层八角阁楼,取名“明文阁”。阁八面八角,高三层,达二十多米,内祀孔子、文昌、魁星。民国8年(1919年),在阁旁修一船楼,塑真武圣像于内。至此,历经50余年,建成了有大殿、钟鼓楼、众乐亭、明文阁、船楼等楼阁为主体建筑群。曾是贵阳最大的道教活动场所。民国24年(1935年)国民政府在三元宫内开设旅社、餐馆、浴室等行业。解放后,三元宫改为单位宿舍。20世纪50年代,由于疏通市西河,拓宽河面,拆除了大部分三元宫建筑,现仅存明文阁和船楼。

  1989年,贵阳市政府拨专款对其进行过维修。现明文阁的屋面糟朽漏雨、油漆褪色脱落。这次维修将全面整修屋面,对楼阁进行重新刷漆。2003年12月月下旬,贵阳市文物管理所花费15万元对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元宫进行了保护性维修。

  三元宫在贵阳宗教史和建筑史上都曾有过显赫的地位,但现在已被林立的高楼所淹没,被忙忙碌碌的人们所遗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