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完整湿地生态系统黄河湿地美景实拍

标签:
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东营市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旅游 |
分类: 行走各地旅途中的边走边拍 |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的湿地生态系统,总体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如何维持黄河口湿地生态的多样性和延续性?痛定思痛,饱受缺水之苦的东营市更加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工作。 东营市坚持“绿为水润、水为人利、人为生态”的原则,为留住湿地,东营市对黄河口采取了系列抢救性恢复保护措施。通过投巨资修筑防海潮大堤,湿地内围堰蓄水,在高盐碱地域人工培育柽柳林和人工种植芦苇等措施,使4238公顷湿地恢复了原貌,黄河三角洲的植被逐年增多。芦苇面积增加到5.2万公顷,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达407种,有14种国家稀有树种也落户黄河口。20万亩畜牧草,10万亩速生林,13万亩人工柽柳林,50万亩人工芦苇与黄河口湿地的自然植被浑然一体,共同构筑起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景观线。自2000年以来,黄河河务管理部门在黄河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实施黄河水量科学调度,使得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水源补给,湿地生态的逐渐恢复,也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水草、野草、谷物、昆虫及水生动植物食物链,吸引了众多的珍禽候鸟,“天上有飞鸟,地上野兽跑,鱼虾水中跃,绿林随风拽,花儿竞相开”的自然画卷重现黄河口。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的湿地生态系统,总体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如何维持黄河口湿地生态的多样性和延续性?痛定思痛,饱受缺水之苦的东营市更加高度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工作。 东营市坚持“绿为水润、水为人利、人为生态”的原则,为留住湿地,东营市对黄河口采取了系列抢救性恢复保护措施。通过投巨资修筑防海潮大堤,湿地内围堰蓄水,在高盐碱地域人工培育柽柳林和人工种植芦苇等措施,使4238公顷湿地恢复了原貌,黄河三角洲的植被逐年增多。芦苇面积增加到5.2万公顷,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达407种,有14种国家稀有树种也落户黄河口。20万亩畜牧草,10万亩速生林,13万亩人工柽柳林,50万亩人工芦苇与黄河口湿地的自然植被浑然一体,共同构筑起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景观线。自2000年以来,黄河河务管理部门在黄河来水持续偏枯的情况下,实施黄河水量科学调度,使得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水源补给,湿地生态的逐渐恢复,也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水草、野草、谷物、昆虫及水生动植物食物链,吸引了众多的珍禽候鸟,“天上有飞鸟,地上野兽跑,鱼虾水中跃,绿林随风拽,花儿竞相开”的自然画卷重现黄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