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建的好不好 百姓受益最重要
标签:
公园建的好不好百姓受益最重要房价刘峰昌刘星云林海公园威海财经 |
分类: 女儿淘宝店靓照本人、老舅文章 |
公园建的好不好
百姓受益最重要
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的西南方向,新建了一处公园,名曰林海公园,顾名思义,名副其实。林者,公园建在松林之中;海者,公园面对大海。
林海公园堪称公园中之精品,它精就精在:
第一,它是闹市中的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是人们最向往的公园,但是森林公园全国只有东北和大西南才有,想要享受森林公园之美,需要乘火车、坐飞机,下了火车、飞机还要乘汽车,谈何容易。但是林海公园却坐落在城市闹市之中,信步就能进入公园里。
第二,林海公园方虽然是十几万㎡,但是进入园中举目四望似乎是一片无边的林海,真好像是进入了大小兴安岭林区,能使人们享受到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第三,它拥有森林公园与海滨公园的双重优势。人们在这里既能呼吸到海上来的负氧离子,又能呼吸到松林中的负氧离子;既能听到海浪之声,又能听到松涛之声,海浪与松涛声声入耳,不亦乐乎!
第四,它具有冬暖夏凉之长。夏天整个公园被树帽遮住太阳,即是酷暑,亦有凉爽之感。冬天尽管海面上西北风劲吹,寒流滚滚,但进入园中却使人感到好像是进入了无风区,只听松涛响,不觉风来到。
第五,造价低投入少。林海公园总面积16.7万㎡,总投资只花了三千多万元。
根据这五条,我的评价是:林海公园的建造是多快好省的典型。“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这个评价是与幸福公园作比较得出来的。
我作比较的幸福公园是幸福门里的小范围的幸福公园,即原来的外滩公园(不包括原来的威海公园和海上公园)。这个小公园,是2006年建成的,其面积大大小于林海公园,但却耗资3亿元,是林海公园的十倍,如再加上物价上涨的因素,那就是十多倍。
两个公园为什么相差如此悬殊,依我看,其根本原因是建造公园的指导思想相反。
林海公园建造的指导思想是:顺其自然,利用自然,锦上添花,美化自然。
这里讲的自然,即客观,是指原有的自然条件。林海公园建园前是一片松林。这是建造公园最重要的基础。公园亦称园林,无林不成园,有林才成园,因此建公园首要任务是植树造林。而林海公园是利用原有松林建造的,勿须造林,只要在松林中修建一些亭台、石桌、石椅、健身场地和儿童游戏设施,开辟一些林荫小路,等等,一个高雅的精品公园就大功告成了。人们在这里可以“各取所需”:儿童可以在儿童乐园玩耍,成年人可以在健身场地进行各种健身活动,京剧爱好者可以在亭台中学唱京戏,休闲之人可以信步在林荫小路上,尤如曲径通幽,等等……。
相比之下,幸福公园则大为逊色,靠海不能游泳,信步没有林荫,花了十倍的钱,确事倍功半。为什么会这样呢?其根本原因是指导思想违背了自然,破坏了自然,画蛇添足丑化了自然:
第一是破坏了自然,幸福公园原来是一个海水浴场,人们可以在海里游泳。在沙滩上晒太阳,可是为了建造幸福公园,花了8000万元,在海水浴场上修建了一座千米长的拦海大堤,再从远方拉土,硬是把一个美好的海水浴场填为平地。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可称得算破坏大自然的典型。
第二是违背了自然。填海填了一个公园,可是没有树木怎么成为林园呢,因此必须植树造林,移栽一些能适应北方气候和本地土壤的树种,例如黑松,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公园的建造者,硬是违背自然,花了1.2亿的巨资,把南方的树种移栽到威海。由于南方树种适应不了北方的严寒,建园初期又不得打造棚布,挡风遮雪。每到冬天游人是只见棚布,不见树木。
第三是丑化了自然。建公园修一个供游人出入的大门,亦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个小小的幸福公园,却用了近万吨的钢材修建了一座高45米,宽42米,厚8X8㎡米门型的大钢门,耗资1亿多元。既不防盗,何须修钢门。是典型的画蛇添足,丑化了自然。难怪市民把钢门。讽刺为肛门。
我在这里说长道短,不是要算历史的旧账,而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再造新公园提供无形“资本”。
在林海公园的西面,有一座烟墩山,满山都是郁郁葱葱的松林,因此建议把这座山林,利用无形“资本”再建一个山林公园,与林海公园形成各具特色的姊妹篇,让好事成双,锦上添花。
如果建议被采纳,如何建造山林公园,那是设计师工程师的事,我仅提一点供参考的建议。为了突出山林公园的特点,是否可以在山顶上建一座观海楼或者塔,让游人登楼观海把浩瀚的大海尽收眼底,有鸟瞰之感受。再者修建一处滑坡供游人玩乐。
刘峰昌
2012.7.14
注:此文作者是我父亲刘峰昌,经济学家。
离休前为国家轻工业部计划司司长。现年83岁。
照片为我们拍的威海林海公园
刘星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