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2011-12-05 13:01:21)
标签:

北京历代帝王庙

祭祀

崇圣殿

汽车

分类: 展览馆 教堂 寺庙 古建 静物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实拍雄伟壮观的北京历代帝王庙

历史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封建统治者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最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定祭祀的帝王是18位,清朝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定为25位。  历代帝王庙
康、雍、乾三代皇帝对历代帝王庙都非常重视。康熙曾经留下谕旨:除了因无道被杀和亡国之君外,所有曾经在位的历代皇帝,庙中均应为其立牌位。乾隆皇帝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把庙中没有涉及的朝代,也选出皇帝入祀。乾隆几经调整,最后才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从明嘉靖十一年至清末的380年间,在历代帝王庙共举行过662次祭祀大典。   历代帝王庙占地18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民国后祭祀停止,改由教育部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北京市第三女子中学使用,后改名为北京一五九中学。1979年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
  景德崇圣殿处于布局的中心位置。该殿是重檐庑殿式建筑,和故宫的太和殿是一个级别。大殿高21米,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标志“九五之尊”的帝王礼制。这里铺设的是专门为皇家烧制的地砖,也就是俗称的“金砖”。金砖给人光润如玉、踩上去不滑不涩的感觉,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这次修缮用的“金砖”是在当年苏州的“御窑”定制的,其选料、烧制、加工均有严格的工序,铺设前还要经过桐油浸泡、表面打磨等处理。  历代帝王庙
大殿中共分七龛供奉了188位中国历代帝王的牌位,位居正中一龛的是伏羲、黄帝、炎帝的牌位,左右分列的六龛中,供奉了五帝和夏商两周、强汉盛唐、五代十国、金宋元明等历朝历代的185位帝王牌位。景德崇圣殿东西两侧的配殿中,还祭祀着伯夷、姜尚、萧何、诸葛亮、房玄龄、范仲淹、岳飞、文天祥等79位历代贤相名将的牌位。 其中,关羽单独建庙,成为奇特的庙中庙。   历代帝王庙中景德崇圣殿、景德门、东西配殿的主要构件都是明代遗留下来的,而壁画、琉璃瓦等多是清代乾隆时期的。故宫、颐和园、天坛、孔庙等建筑虽然都是始建于明代,但留存的明代构件不多,像历代帝王庙这样保留了大量明代原构件的极为少见。
 史沿革展
  明朝迁都北京后,对历代帝王的祭祀或在南京进行,或在北京郊区和故宫文华殿进行,嘉靖皇帝于嘉靖九年(1530)兴建北京历代帝王庙,祭祀人物沿袭南京旧制,但只设牌位不塑像。嘉靖二十四年(1545),撤消了元世祖忽必烈和穆呼哩等5位元代君臣牌位。之后,南京旧庙废弃。北京历代帝王庙成为全国唯一的历代帝王祭祀场所。  历代帝王庙
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帝王一脉相传的人物系列,后世对他们的祭祀是我国古代礼制的组成部分。早在先秦时期《礼记·祭法》中就记载了凡“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者,都应祭祀,认为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武王等,都是这些人物的重要代表。   秦汉以后,对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祭祀不断发展变化:经历了从陵墓祭祀到立庙祭祀、从个体人物祭祀到系列人物祭祀、从分散单独祭祀到集中群体祭祀、从祭祀开国帝王到祭祀守业帝王、从祭祀华夏-汉民族帝王到祭祀多民族帝王、从主祀帝王本人到贤臣陪祀的发展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