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劳动人民文化宫f9中山公园太庙新娘新郎结婚秀婚纱外贸日单原单汽车 |
分类: 人物 老爷车 雕塑 潘家园 舞蹈 |






















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天安门东侧,曾是明、清两代皇室家庙,旧称太庙。 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是封建王朝皇室供奉祖宗牌位、年节大典祭祀先人的地方,是现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
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曾是明、清两代皇室家庙,旧称太庙。是封建王朝皇室供奉祖宗牌位、年节大典祭祀先人的地方,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太庙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总建筑面积139650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颇具匠
心,三层琉璃砖门、三层大殿、戟门、石桥南北排列在轴线上。再加上封闭的围墙、浓密的古柏,形成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耸峙在整个建筑群中心的是三座雄伟的宫殿。重檐庑殿顶的大殿,是这组建筑群的中心。为首都职工教育培训、文化娱乐和科技与人才交流的活动中心。
太庙在明代供的是朱元璋、朱棣等人。1644年清兵入京后, 福临称帝,把他们先人的牌位从沈阳请到北京,供在太庙,将 明皇的祖宗牌位迁到今天的阜成门大街路北的"历代帝王庙"里 去了。
辛亥革命后,当时按照"南北军代表"制定的"清皇室优 待条件"规定,城内宫殿坛庙等应归国家来管理,但包括太庙 在内的,一直到1914年,才将三大殿以南部分归当时的北洋政 府所管,不久,社稷坛改造为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开辟南大门 时,为了对称,也在太庙南墙上开了一座门,即今天文化宫的正门,但是当时一直没有开放。
1924年皇帝溥仪被赶走后,太庙开辟为"和平公园",不久 又被改为"故宫博物院分院",向游人售票开放。当时的人很少。 只有参天古柏,灰鹤飞翔,寂静无声。
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把太庙改为劳动人民文化 宫,交给北京市总工会作为工人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并于 195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式开放。所以,郭沫若同志作诗 说:"昔为帝王庙,今作文化宫。
现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已经成为全市职工的文化乐园,经过逐步修缮,在这里开设了文化活动厅、职工大学、展览厅、电影馆、图书馆、棋艺室、体育场、剧场等,举办了各种类型的 技术学习班和讲座,组建了美术组、摄影组、文学创作评论组、 诗歌创作组及工人业余艺术团体等各种文化团体,劳动人民文 化宫还根据季节的变化,多次举办了空前规模的书市、灯市、文艺比赛等文娱活动,吸引着全市职工,推动了首都两个文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