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新建的楼房只能持续25-30年《CBD东扩区拆迁知识手册全总汇编》之十一

(2011-07-23 14:12:55)
标签:

房产

仇保兴

北京

国美第一城

住房质量

原单

外贸

cbd

东扩

拆迁

女装

女裤

汽车

《CBD东扩区拆迁知识手册全总汇编》之十一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新建的楼房只能持续25-30年》

http://sjz.house.sina.com.cn/news/company/2010-04-24/072220036.html
http://sjz.house.sina.com.cn  2010年04月24日07:22  燕赵都市报
  律师投书住建部要求公布建筑短命调研报告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而实际上,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民用建筑的最低设计寿命至少为50年。与我国建筑普遍“早夭”相比,英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74年。我国国民平均寿命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多,建筑寿命何以如此短暂?
  仇保兴副部长关于建筑的寿命数字,必定不会是一个草率的印象,而应以住建部或者相关部门的专业调研为依据。北京市汇融律师事务所律师秦富亭就作如是观。4月19日,他投书住建部,要求该部公开我国住房质量调查鉴定结果。
  住建部公开发言引发各界关注
  2010年3月29日至31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但住房使用寿命只能持续25-30年。
  由于业务范围很大一部分是房地产,北京市汇融律师事务所律师秦富亭平时对房地产方面的新闻比较关注。看了媒体的这段报道后,秦律师很震惊。秦律师向本报记者表示,房屋质量关乎国计民生。从涉及的人口数量来讲,十几亿人口均需住房;从涉及的资金金额来讲,需以万亿计算;从国民生存环境来讲,住房寿命终结后人们将超大范围地居住危房;从涉及的安全主体来讲,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身体健康至高无上;从问题处理的复杂性来讲,历史沿革使改变现状绝非轻而易举,已经涉及安居、环保、赔偿、追责等多个领域。
  他在申请书中援引《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认为住房质量问题,完全符合《信息公开条例》所规定的政府应当主动公开的条件。
  但是,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谈话中只说了几个数字,蜻蜓点水,对这一数据产生的过程只字未提。秦律师认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住建部并未将这一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披露,由此引发国民对我国当前的房屋规划和质量产生种种猜疑。”
  建筑质量问题频出让楼房折寿
  越来越多的关于当前我国建筑质量问题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仇保兴所言非虚。
  2009年6月,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因施工程序错误形成地基压力差,楼体整体倒塌,造成一工人死亡,引起业界巨大震荡。
 
在上海莲花河畔住宅小区内,一栋新建的13楼全部倒塌。来源:东方网 作者:曹磊

  这是住房质量问题最极端的典型。此外,在其他建筑工序中,偷工减料几乎成了业界的“潜规则”。北京媒体曾借泛海国际项目经理之口披露建筑领域的种种猫腻。这位负责人表示,一般而言,工程的重点部位少有掺假的,越是不重要的部位越喜欢掺假。浇混凝土时加石头、安装钢筋时少那么几根,或干脆用稍小一点规格的钢筋替换,打锚杆时减少长度等等。有些人在施工时偷工减料主要体现在水泥和建材上,水泥有的标号不够,不达标就导致建筑质量差。另外,也听说过有施工单位趁甲方和监理不注意的时候往阀板基础中扔大块毛石,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混凝土。
  另外,石经理向记者透露了一下钢筋工程惯用的一些偷工减料手段,主要表现为6点:1、框架柱与梁交接处的加密箍往往会少放1-2个,有的只有外箍而没有内箍;2、梁筋的绑扎接头倍数不足,梁筋端部的90度锚固长度不足;3、板筋根数往往比理论计算要少1根以上,板筋伸入梁内的锚固长度不足;4、柱、梁加密区的箍筋往往少1个;5、箍筋弯钩的平直长度不足,弯钩圆弧直径不够大;6、墙体拉结筋的长度不足等。
  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在建筑业的建材当中,有国标与非国标之分。非国标建材一般比国标建材便宜一些,虽然使用后不会出现重大质量问题,但标准已经发生变化,抗震效果也大打折扣。
  对这些猫腻,监理公司并非毫不知情,但是多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客观上纵容了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正之风。去年,上海倒楼事件发生后,住建部紧急电令全国筛查建筑领域质量问题。
  不过,上海倒掉的楼体刚刚清除不到4个月,武汉新洲区邾城街南街社区振兴里,一栋新建6层正在粉刷装修的楼房突然倒塌,未发现人员伤亡情况。居民们分析,可能是地基不牢固引发倒塌。
  “拍脑门规划”致楼房殒命
  除了这些因为质量而“猝死”的建筑外,还有一些因为规划更改而惨遭拆除。
  江苏扬州古运河畔一居民小区,房子刚交房7年,小区的土地就被开发商看中。然后,政府以“公共利益”为由,要将居民区全部拆迁。此事引发全国媒体关注,最终扬州政府收回成命。而海南建造不足10年、高达131米的“千年塔”,因为城市规划更改惨遭拆除。类似的例子在全国屡见不鲜。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规划师马良伟指出,让城市建筑“短命”的主要原因就是盲目拆迁,这种拆迁不但浪费资源,而且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关键是当前的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
  马良伟认为,城市规划是公众的事情,应该有公众参与,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这样才能避免盲目规划和盲目拆迁,而不是几个专家在屋子里就能解决的事情。有评论认为,建筑规划上一代官员往往有一代官员的打算,在建筑上随意性比较强。这很难保证现在建的楼过一两年之后就没人想去拆它。
  业内指出,在中国,城市规划受制于各种因素制约,一定时期的经济条件、城市产业布局、地质条件……甚至领导人的建筑观念,都会影响城市规划。一位受访者表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盖的一些居民楼,楼体外观简陋,内部户型单一,仅仅满足‘能住’,谈不上居住的舒适性。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对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老旧小区的楼房虽然结构还可以,但是因为户型设计不适应市场要求,改造起来困难极大,所以尽管没到设计使用年限,也面临被拆除的境遇。这是今后在设计城市建筑中应该极力避免的问题。”当前,很多城市提出了打造百年不落伍建筑、百年不落伍城市的口号,为此,不少地方开放城市规划市场,引入各种层次的专业设计机构,和当地百姓一同设计居民日夜生活的城市,在规划中,百姓参与度增强、领导意识减弱,应该成为一个趋势。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车学娅指出,造成中国和英美等国建筑寿命差距大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英美等国的建筑都是私人财产,即使规划要动迁,也必须征得物权所有人的同意,不能随便拆除;而我国在城市化进程的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拆迁行为,直接压缩了建筑的平均寿命。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对政府的拆迁不能武断地认为盲目,应一分为二地区别对待。广州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院长周孝清教授认为,有些是因为城市的规划发生改变,原有的建筑不符合新的定位和功能需求,必须拆除。
  律师请求住建部给予答复
  盖楼的时候偷工减料,盖完看着不顺眼又想拆掉……中国建筑的生存状态可谓充满坎坷,一栋楼要想屹立百年不倒,实在是难得。关于当前我国建筑不幸短命死矣的分析屡屡见诸报端,住建部何以得出我国当前建筑寿命在25-30年之间的结论,公众虽然认为所言不虚,但对数据来源则茫然不知。秦律师偏要问个究竟:住建部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秦律师在申请书中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论坛上使用的数据,应当有相关的调查和检验鉴定结论作为依据。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我国住房质量(主要是实际可使用年限问题)的调查报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公平处理购房者以巨资购得的有严重质量房产问题,对于规范我国房地产开发市场和建筑市场,对于合理保护我国的环境和资源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职责包括:承担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房地产市场的责任;监督管理建筑市场、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承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等。因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有公开我国住房质量调查鉴定结果的义务,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收到本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秦律师表示,“这件事绝不是仅仅公开调查结论就算结束。如果住建部公开调查报告,我将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并公开发表我的观点。如果住建部不公开数据调查来源,或者以没有我所要求的报告为由搪塞,我将要求仇部长对自己的表述作出合理解释,如果住建部不作反应,可能会引发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秦律师告诉记者,他的主要业务是公司业务,也有开发商和建筑商客户。提及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因,秦富亭律师说,这是个社会问题,希望通过他的努力使全社会关注住房质量问题,使政府主管部门真正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让房产商和建筑商依法开发建设,不再发生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等类似事件,不再继续浪费资源制造建筑垃圾。“解决不了建筑质量问题,我们永远谈不上绿色居住。”
  本报记者获悉,秦律师的申请书已经送达3天。目前,住建部尚未回应这份申请。
《楼房平均寿命30年让房奴悲愤》
http://news.sina.com.cn/s/2010-04-08/115917341410s.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8日11:59  山西新闻网_三晋都市报

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近日举行的第6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其实,“国内新住宅平均寿命仅30年”早在2006年举行“全国第七届建筑物改造学术研讨会”上就提出来了。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
  ★痛恨
  背30年贷款买寿命30年的房
  【原帖摘录】
  发帖人:张汉
  咬牙切齿,终于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贷款买了房,看着产权证上白纸黑字的“70年”,再看看身边尚且年幼的孩子,略感一丝欣慰:自己活到100岁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但孩子却无需再像他的父亲一样背上沉重的住房压力了——70年的房屋产权,足够让他比较从容地面对变化了。可中国建筑平均寿命只有25——30年的说法,却让人不寒而栗:25——30年后,半辈子的苦撑所换来的成果已经房垮屋漏、岌岌可危,难道要我们再一次从零开始,继续做房奴?
  【网友跟帖】
  lagn:很寒心,很悲愤!
  jingpiao:我们贷款30年才能还清,现在告诉我们房子寿命只有30年,这岂不是太可笑了!
  寒山松:房价确实太高,如果要想买一套房,那就要全家总动员,省吃俭用,这样还不够,那就到银行,背负沉重的利息,进行人生的漫漫长路——还贷。等到还完这些费用,你我都是为人爷、为人奶的人了。回首按揭的路程,可谓人生太短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已是黄昏。可没想到,还完贷款,房子竟也差不多到期,该拆了。
  ★质疑
  技术不行,还是人为因素所致?
  【网友说事】
  漫步人生路:我的车间因生产需要,做了一个水平台面。结果不到三个月就不平了。这应该不是技术水平不行!还是干活人的“质量”下降了。
  忏悔心:有些建筑不是质量有问题,是一些决策者为了某些利益把原本能住很多年的房子拆了建,建了拆。我有个网友说,他们城市好好的房子就拆了重建,说和现在的风格不合,搞得城市像灾后重建似的。
  【七嘴八舌】
  水货价:如果这个统计无误的话,那么我们要问的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现在好多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都被拆了或将要被拆,是质量问题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土地稀缺,现在的地价早已远远超过了房价!
  仙影飘飘:人没有住,楼就倒;人没有走,桥就塌了……肯定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为因素,本该结实的房子,给盖得像纸糊的一样。
  ★感叹
  老房子历经几代还很牢固
  【网友说事】
  藕粉人生:我外婆90岁了,现在还住在100年前由自己祖上用糯米加黄泥夯实的黄土房子里,现在是钢筋加水泥,技术先进了,而人的良心却退化了!
  【七嘴八舌】
  叮当:山西那么多晋商大院,房子都是盖了数十年上百年了,历经风雨,如今依然巍然而立。老祖宗留下来的不仅是房子,还是踏踏实实、不欺骗、不糊弄人的品格。现在的房地产商,看着那些房子,自己不惭愧么?
  寒号老鸟:过去老百姓自己盖的房能住好几代,现在建材质量好了,可连两代人也住不了。
  erojg:俺家老房子两百年都好好的,可惜拆了换成只有30年寿命的新房,亏大了。
  【网上调查】
  85.8%的人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有过“短命”建筑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491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8%的人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有过“短命”建筑。对于自己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50.1%的人表示不满意,41.8%的人表示 “一般”,仅8.0%的人表示满意。
  城市建筑总“短命”原因有哪些?调查显示,83.5%的人选择“地方领导片面追求形象、政绩”,71.8%的人认为是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接下来还有:豆腐渣工程(39.6%)、商家急功近利(36.3%)、审批拆除程序有问题(36.2%)、建筑设计有问题(28.8%)等。
  【相关链接】
  近年曝光的一些“短命”建筑
  2007年,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才用18年就拆了;
  2009年6月,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一幢13层在建商品楼,因施工程序错误形成地基压力差,楼体整体倒塌,被网友称之为“楼倒倒”;
  2009年7月,南京城南花神大道入口旁正在施工的“中兴大楼”靠近公路一侧发生塌方,被网友称之为“楼脆脆”;
  南昌市1999年建成的、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四星级五湖大酒店,今年2月6日被爆破拆除,要在原址重建一座五星级酒店;
  2月23日,镇江的“世纪巨蛋”建成10年后宣告完蛋,被推倒拆除。
  本报记者 李雅丽

2005年媒体报道的每米几千元的房价文章:
《北京房价走势:是涨还是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804/0904248714.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09:04 中国经济时报
  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查上 本报记者 朱菲娜 范思立 实 习 生 胡亮 李学花
  尽管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不像上海、杭州有明显的泡沫存在,却也一直在“水涨船高”,因此对它的争论也颇多。经济学家说肯定有泡沫,而房地产商说北京是全国较少的几个健康市场之一。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房地产新政实施半年以来,首都北京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降声一片的浪潮中,北京房价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兵分四路,分别走访了北京东、南、西、北四个区位的众多楼盘,并采访了数位消费者,以期通过亲眼所见来把众说纷纭的北京房地产走势看个明白。
  未来新城概念使东部房产成热门
  北京这几年一直在东扩,借此东风,东边的房地产项目近年来一路飙升,且有传言说北京未来会把市中心移向东边的通州,买房子对于买方来说就是买个预期,对于卖方来说就是炒个概念,因此这让北京东部地区的房地产项目一下红火了起来。
  记者在今年北京东边一个较大的项目——国美第一城看到,虽然是周末,但前来看房的人并不是太多,相对于这项目刚出来不久的时候冷清了好多。记者经过采访了解,好多人只是前来看看,了解一下市场行情,而真正有购买意向的人不是太多。一方面是现在的价格较之前一直在上涨,另一方面受房地产新政的影响,多数购房者抱着持币待购的心态。
  国美第一城是今年北京炒得较热的项目之一,刚开盘时由于其处在东三环的地理位置和其5000元/平方米这一较低的价格吸引了很多眼球,也确实出现了购房踊跃的现象。因为三环属于市中心位置,5000元的价格远低于市场指导价,虽然该项目所在地东三环青年路一带还没被完全开发,但购房人都看中了它的未来预期。
  但这一卖点很快便消失:今年以来,尽管出台了为房地产降温的新政,但国美第一城的房价却没有因此下降,反而一路高歌猛进,从2005年1月5000元的均价已达到目前的6500元左右,平均每月每平方米涨200元。
  记者在售楼处采访了一位刘女士,她说,本来以前认为国美这边的房子价格挺适合的,结果现在上涨了好多。“老百姓买房最看重的还是价格实惠,否则售楼小姐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
  一位姓董的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说要严格控制房价,但我看现在北京的房价都在上涨,所以我只是先来看看,了解一下,还没有决定到底买不买。”
  另外一位杨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困惑:北京的房价到底是涨是跌?“有人说还会涨,有人却说要跌30%,想买吧,又担心泡沫破灭,坚持观望呢,又怕价格还会上涨吃亏。所以只能等着看喽。”
  奥运带动北部房产红到2008
  相对于东边的未来新城概念,北边的奥运概念就更是近在咫尺了。早在2002—2003年,房地产商就开始在北京北边炒作这一概念,从而把当时三四千的房价一下提升到现在的六七千。当然,除了北边周遭项目的逐渐增多,配套设施慢慢完善也是一方面,2008奥运会所带来的奥运概念以及国家森林公园更是为这里的房地产项目提供了原动力,而且这一动力完全可以维持到2008年。
  在北京北五环附近,有两个比较大的项目:一个是北苑家园,另一个是北辰绿色家园,都属于2002—2003年间开发的项目。记者在走访北苑家园时发现,售楼处冷冷清清,偶尔才有三四个人前来咨询看房。售楼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北苑家园现在处于最后一期房子销售阶段,所以我们一点也不担心房子卖不出去。虽然现在5800—6000元/平方米的价格较一期的时候高了将近一倍,但是周围配套设施全部都齐全了,而且现在房子都在涨价,我们岂有不涨的道理?”
  这位售楼人员认为,房地产新政对他们没有影响,房价照样在涨,房子也照样在卖,“最大的原因就是供不应求,北京需要房子的人太多,没房子住再贵也得咬咬牙买啊。”
  在另一个住宅区——北辰绿色家园,新的地铁项目使得这一区域被很多人看涨,价格自然飙升得厉害,从去年的4500元左右上升到现在6000—7000元/平方米。尽管价格不低,记者在其二期工程傲城的售楼处却看到了令人意外的热闹景象。经了解,此处项目属于中档偏上的档次。一位姓王的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京房地产一直是温和上涨,并不是有很大泡沫。加上这次房地产新政只是为了让房价平稳均衡发展,而不是为了打压房价。“所以我觉得加上2008年奥运会的因素,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还会再繁荣一段时期,北京的房价也肯定还会涨。”
  从记者在售楼处了解的成交量来看,基本上新开发的房子能在半年至一年内销售完。即使在北边属于中等偏下的项目——佳运园,其房价也从2004年的3000元/平方米涨至现在的4700元左右。该项目是2003年初动工的,目前也是到了四期的尾房销售阶段。
  此外,记者观察到,房产新政虽然没有对房价走势造成大的影响,但从北边的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新开盘的项目明显减少,除了一些高档的别墅仍按时开盘外,另一些中低档房地产项目出于对房产新政的顾虑,延迟了开盘时间。
  另外,从记者在售楼现场接触的购房者来看,真正购买者占绝大多数,而投资者明显减少。一位这几年在北京做房地产投资生意的男士告诉记者,今年他谨慎多了,从房产新政出台后,他一直“按兵不动”。因为新政针对的就是炒楼行为,而且原来买的房子产权不到两年还得交很多税,这让他很头痛,“现在只能先出租,暂时不会再买新房投资。”
  西部热度不减并向西北延续
  北京西边由于中关村的带动,一直是房地产热带,平均房价也比其他地域略高一筹。现在,这种热度还在继续向西北方向延伸。
  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区圆明园西路肖家河乡中央党校家属院北侧的一个较高档的项目——西山庭院。有一对夫妇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个项目处在北五环左右,开盘的时候均价7500元,现在均价都8500元了,但肯定还有升值空间。因为地方政府是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参与和分配者,其对土地收益的高度依赖决定了他们不会希望房价大幅度下跌。从银行的利益出发,在目前银行信贷资金大多注入房地产市场的状况下,房价下跌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回收,也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信用危机,所以他们认为房价降的可能性不大。
  东南部成熟区域仍受追捧
  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来到东二环内光明桥与广渠门桥之间的华城三期的楼盘销售处,销售代表告诉记者楼盘是今年5月22日开盘,明年7月底交房,虽然均价8000元/平米,但是这个地方地段好,根本不愁卖,很多户型现在只剩下仅有的几套。
  和记者同去的朋友讲,他很看重这边的房子,觉得地段的确非常好。当初新政刚出来时他也很兴奋,想等待房价下调,可一直没降。听说这里的小户型卖得很好,他当即决定周末交订金,买一套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记者又走访了崇外大街与西花市大街交汇处的国瑞城,均价是12000元/平方米,最小的户型约153平方米,最大的约367平方米。“几乎没有楼盘的销售人员态度这样冷漠,也许是人家房子地段好,不愁卖?要不就是看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不像能买得起他们房子的?”一个在看房的年轻人和记者说,他觉得销售人员的态度令人匪夷所思,“但是这个地段很好,房价虽高,却很有升值的空间。”
  这里的销售代表同样告诉记者,新政出台,该楼盘没有受影响。“因为一直卖得很好,所以我们也不愿意多费口舌。”
  在沿海赛洛城丽江新城 ,记者采访了一位销售代表,她说,房产新政出台以后,现在楼盘的人气不是特别旺。但当记者问及是否会降价时,她很肯定告诉记者不会,“或许会涨,但不会涨很多。”
  最后的热土南城在开发中升温
  北京南城的房地产一直被认为落在其他区域后面,但这几年,由于城市外扩,南部的开发也逐渐引人瞩目。
  中华家园位于北京市宣武区西南二环内,2003年8月开盘,共190套,全部为现房,至今还剩余近40套。目前均价8500元/平方米,在宣武区属于中偏高的房价。据售楼小姐介绍,销售情况始终不温不火,开盘至今房价没有变化,房产新政对其影响也不大。她声称,来这里买房的大多是现款付清,鲜有按揭买房的业主。她说:“国家打击的是投资买房,而我们是属于纯自用住房,所以不受影响。价格并未因国家房地产调控而有所波动。”
  记者遇有一位有意买房的姜先生,他告诉记者,今后二环内的房子可能越来越少,所以他还是重点考虑现在的买房时机。至于今后房价的走势,他保守认为,降价的可能性有限,所以不主张持币观望。
  北京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推广部经理丁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他们开发的楼盘已全部销售完。下一步的开发计划,主要受是否能得到新批建设用地的限制。此外,还要认真分析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产生的影响和今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时,他表示此次国家调控几乎没有房地产开发商的声音,未必是一种兼听则明的调控政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