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实拍

标签:
拱券藻井后墙寸木殿墙无梁殿灵谷寺南京汽车自驾游刘星云旅游 |
分类: 展览馆 教堂 寺庙 古建 静物 |
灵谷寺无梁殿
据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扫葺无粱殿记》载,该殿创建于明洪武年间。正统(1436~1449年)时,殿中祀三大佛,两帝立二十四诸天像,并藏经于殿内。嘉庆(1796~1820年)间、道光十一年(1831年)均曾修葺。太平天国时,灵谷寺是清军江南大营的所在地,寺内建筑均毁于兵火。仅有砖结构的无梁殿保存下来。1928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旧址上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以慰忠魂”。无梁殿作为墓前享殿,名日“正气堂”。还在殿前建大门、石坊,殿后辟墓园,建纪念馆(现为松风阁)和纪念塔,今大部分保存完好。现已辟为灵谷寺公园。
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主要殿宇之一,也是明朝灵谷寺留存至今惟一的建筑物。殿堂坐北朝南,前有宽敞的月台,面阔五间,东西长53.8米,进深三间,南北37.85米,高22米。重檐歌山殿顶铺灰瓦,脊饰有正吻、角兽和仙人,正脊中部置三个白色琉璃喇嘛塔,当中最大,塔座中空作八角形,并与殿内藻井相通,此做法在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尚属首见。殿檐斗拱民国年间维修时改为水泥制作。殿墙采用明代大砖砌筑。殿前檐墙开三门二窗,后墙设三门,两侧各有窗四个(中间有上、下各一个),均采拱券形式,外贴水磨砖作壶门状。殿内以东西横向并列三个通长拱券构成,中券最大,跨径11.5米,净高14米,前后两券的跨度各为5米,高7.4米。拱券下有浑厚墙体,前墙构有五个券洞,后墙仅在两边稍间各设一券洞。中券明间正上方藻井顶部留有一八角形孔洞,恰与正脊喇嘛塔相通且漏光。由于列券的侧向水平推力甚大,因此该殿有前后檐墙皆厚近4米。无梁殿的结构虽简单,但十分牢固,历时600余年,风雨硝烟,仍巍然不动。
目前,我国其他一些地方如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等地的寺庙中也有同样结构的无梁殿,而灵谷寺的无梁殿则是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每当春风化雨之时,掩映于郁葱深秀中的无粱殿更显雄浑古拙;而深秋之季,红叶如火,色彩斑斓,桂花飘香,景色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