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2007-10-25 08:17:50)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旅行/见闻

辽宁

铁岭市

铁岭县

开原市

开原县

银州

大城市

本山

二人转

分类: 行走各地旅途中的边走边拍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在龙首山上眺望,小时候我家就住在龙首山的下面,上山玩很方便,那时候龙首山基本是个荒山野岭,现在成了公园的模样,已经找不到我过去喜欢的山间小道,还有那些对杂草丛生的山坡神秘、诡异的感觉了。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新建的亭子,上面描绘了龙山八景:-龙首寻秋、柴河晚渡、白塔横云、鸳湖泛月、红崖积雪、蓬渡风帆、帽峰云树、山廓朝烟,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两山之间的大桥“星桥”。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从桥上往下看。据说,这个桥是当地很多自杀者的首选,不少人就是从这个位置纵身跃下的。

 

 

在辽宁北部,有一座较大城市叫铁岭。铁岭城内有一座山叫龙首山。山的东面有一条河叫柴河。这山、这河,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关于这山、这河,还有一段凄美而悲壮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铁岭这个地方还没有城,只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村庄,也没有山,只有一条河,叫麒麟河,时常泛滥成灾。河边有一户姓郝的人家,只有父女二人,靠打鱼为生。
    
一天傍晚,父女二人打完鱼收工回家。突然路边蹿出几个强盗,把老汉打倒在地,抢走了老汉的女儿。老汉急得大声喊叫:快来人哪,胡子抢人啦!这时跑过来一位武士打扮、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只见他手起剑落,三下五除二,砍倒了三个强盗,剩下的强盗也都吓跑了。武士上前扶起老汉刚要搭话,不料身后飞来一镖,刺在武士的左臂。了下去。父女俩见武士双眼紧闭,面色苍白,不省人事,武士左臂上的伤口流出的血色发黑,双眼紧闭,面色苍白,不省人事断定是被毒器所伤,他们赶紧把武士抬回家中。从此,父女俩煎汤熬药,精心照料,而武士的伤不但不见好,反倒一天比一天重。父女俩愁得没有办法。
     
一天,老汉从河里打了一条红毛鲤鱼,赶紧拿回家让女儿给武士熬汤喝了。说来也怪,武士喝完鱼汤,顿时精神大振,立刻就能下地走动了。宾主相互道谢救命之恩自不必说。叙谈得知,这位武士姓柴名义,年方二十一岁,从小投师学艺,练就一身好武艺,为打抱不平而吃了官司,因此只身流落江湖。老汉见柴义身世可怜,便收为义子。从此一家三口平安地过着日子。
     
一晃儿三年过去了。这一天,忽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河水猛涨,眼看就要吞没庄稼、冲毁房屋。这时村里来了一位道士,告诉村民:龙宫一日,人间三年。三年前的今天,你们村里有人打到一条红毛鲤鱼,它是河中恶龙的得意徒弟。恶龙兴风作浪,是要与人间算帐啊,道士说:只有打鱼者自身跳入河中让恶龙吃掉,方能解除这场灾难。这话传到老汉耳朵里。他思前想后,最后拿定主意,一人做事一人当,宁死也不能让乡亲们受连累。他把自己的想法对女儿和义子一说,柴义忙说:鱼汤是我喝的,还是让我去吧,凭我的武艺也能与恶龙拼杀几番,如果能战胜恶龙也算是为民除了大害。老汉争执不过,也只好依了柴义。
     
第二天清早,父女俩陪柴义来到河边,全村的百姓也都到河边站脚助威。只见柴义一身武士装束,手执利剑,威风凛凛地等待着恶龙的到来。
     
一会儿工夫,只见河水骤涨,浊浪翻滚,一条三丈多长、二尺来粗的恶龙跃出水面,张牙舞爪地直奔柴义扑来。一会儿跃上浪尖,一会儿潜入水底,从水中杀到陆地,从岸边又战到水里,直杀得浊浪涛天、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风平浪静,天开云散。只见恶龙已被截成两段,死在岸边。柴义却不见了,岸上只剩下了一顶武士帽。乡亲们见此情景,都哀叹不已,父女俩更是放声恸哭。人们把恶龙的尸体就地埋了,把柴义的帽子埋在了恶龙尸体的正南方。
     
天长日久,两处都长出了大土包,而且越长越大,逐渐变成了大山。并在两端各修了一座塔,以镇住恶龙。从此,人们就把埋龙头的地方叫做龙首山,埋龙尾的地方叫龙尾山,把埋柴义帽子的地方叫帽峰山了。为了纪念柴义,人们还把麒麟河改叫为柴河。如今龙首山、帽峰山都已经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柴河沿岸也成为了风景秀丽的旅游观光带。

 
 
 回到“大城市”铁岭纪实(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