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从心生
我女儿几年前(中学时期)的作品
这几天,我读了《悲惨世界》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的主角冉阿让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家。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而服刑十九年。出狱后受到米里艾主教的教诲,决心重新做人。为救一个可怜的小女孩逃过警方的层层追缉,代她寻回了终身的幸福。而沙威探长,一个典型的“法律看门狗”。不相信一个罪犯会洗心改过,穷追冉阿让一辈子。然而,在即将枪决的一刹那,冉阿让使他死里逃生。整个故事主体思想是“自由,平等,博爱”,也是本书作者雨果的文学理想。
而我们的社会上,也是非常需要这种文学理想的。因为,这也是人们所想看到的。但是,现今社会上,还有许多悲惨的人们,许多不平等的现象。而爱,便足以抵抗它们,消灭它们。例如,这个故事中的米里艾主教不是一位平等与博爱的吗?再说,那个接受主教的教诲而决心悔改的冉阿让,也不例外。我想,是米里艾主教对冉阿让的教诲才使他从新做人的,冉阿让被主教的宽宏而仁慈的心所感动,所以才会决心帮助和他一样命运悲惨的人.于是,他帮助了在这个故事中,最终得到幸福的珂赛特与马留斯两个人。
而使这两个人得到幸福的却是冉阿让自我牺牲换来的。反思,在当今社会上有没有像冉阿让这种牺牲自己而使别人得到幸福的人?恐怕等于零吧!举个例子,有一次在大街上我看见有一个老乞丐沿街乞讨,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年轻人,连声道歉而年轻人却不依不饶,恶狠狠地把老乞丐身上的钱全部抢走。而周围的人却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为老乞丐打抱不平,甚至还有人为年轻人叫好!这足以证明现今社会像雨果这样“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并不广泛!而雨果在这个故事里想告诉我们的是:
“只有爱,才能消灭世界上一切的不幸!”
“在不幸的另一面,有许多人为了爱而牺牲。”
爱的能量是巨大的,爱从心生,只有拥有一个纯洁心灵的灵魂才能拥有无私的爱,而这份爱也会感化更多的心灵,使每个心灵都拥有一份真挚的爱,而消灭世界上那些躲在昏暗角落的邪恶的灵魂,消灭世界上所有的不幸与邪恶。
爱应该是无私的,它在默默的付出,有些人为了爱而把不幸留给了自己,但是他会是幸福的,因为他付出了。爱是宽容的,爱是高尚的,为爱而牺牲的人,他们把留给自己的痛苦当成是快乐,因为他们知道,这也会带给其他人快乐和感动。他们在付出爱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幸福,因为拥有一份无私的爱的人,在无形中他们背负了感化其他人的使命,而完成了这份使命的人,他们所感受到的幸福,是一切金钱与物质都换不来的,而能为了爱而牺牲的人,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其他作品请看:爱国标舞刘星云摄影文学搜狐博客
http://lxyzsw.blog.sohu.com/
镜头描写故事 文字拍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