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心理软件优劣或缺关乎人生成败 (之六)
http://187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10/6/10/8/11d77587301g213.jpg
百折不挠的坚强软件
有一首歌儿唱得好,“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为什么?因为成功的路上,不是一座大山阻拦,而是一山放过一山拦。面对丛山峻岭的挫折,谁在“折”前不打折,谁在“折”前不动摇,谁才能成为不断逾越的强者;谁才能有希望到达成功的终点。而支撑你脚步不停的“能量”不仅仅是来自于目标、智力、技能,在某个关口上,更重要的可能是体现在人的坚强意志上。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盼望有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有不少桥梁专家也都动过心,但都被它的巨大难度拦住了脚步。1883年,有那么一对雄心勃勃的父子俩,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不顾一些同行和“权威”们的反对:“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克服了种种困难,不但构思设计出可行的建桥方案,也说服了银行家们在该项目上的投资。然而不幸的是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儿子大脑也受到了严重损伤。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工程会泡汤,因为只有这父子俩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此时,儿子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但他的思维却同以往一样敏锐。他坚强地挺住这“双重”打击,决心要把父子俩费了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于是,他用唯一个能动的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把建桥的意图传达给建桥的工程师们。前后历经整整13年,他硬是凭着唯一能动的这根手指,指挥了整个大桥的施工,使宏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华盛顿·罗布林。
“坚强”的软件助华盛顿·罗布林创造了桥梁史上的奇迹,也助唯一有一只眼睛能动的法国人博迪,创造了新闻史上的神话。
1995年,法国的著名记者博迪,由于突发心脏病导致四肢瘫痪,并且丧失了说话能力。在全身的器官中,唯一有一只左眼能动。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会连活着的勇气都不足了,可这老伙计心里想的是啥?他要下决心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构思好的作品变为现实。一个出版商被他的“坚强”意志所感动,派了一个叫门德宝的笔录员做他助手,每天工作数小时,为他著书做笔录。艰难的写作开始了,工作程序是助手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供博迪选择,当读到的字母是文稿需要的字母时,博迪就眨一下眼表示正确,可以想象两个人的工作是多么的艰难啊。然而,在历经数月的艰辛之后,他们终于完成了这部轰动一时的书——《潜水衣与蝴蝶》。该书有150页,是博迪眨了40多万次眼留下的成果。
电影《潜水钟与蝴蝶》海报
在这个世界上,追求成功的人并不少。但是能够摘到成功果实的人却总是不多。这些人不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也不是缺少智慧和技术,只是在某个关口上,需要他在坚持努力一下的时候,他却因为意志薄弱而掉了“链子”。上面的两位英雄告诉我们,只要一个人在赶往成功的道路上,能与百折不挠的“坚强”软件同行,哪怕只剩下一根指头,只剩下一只眼睛眨动,仍然会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