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若是你以为中年女人仅仅是因为对男人的失望和自身魅力的缺失,才更多地交往同性朋友,那就大错特错了。培根论友谊的几大功用是:调剂感情,沟通思想;接受忠告,驾驭和增进理智;多种实用价值。女人的友谊也不会离开这个大致的范围,但女人间的友谊在形成的过程中,带有女性的某些特征。女人在中年,自然而然彼此走近。你看对方的脸上,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攀比、嫉妒和争斗,更多的是平和、坦诚,给人以信任;和同性之间的关系,从竞争和敌对变成休戚与共的关系,成为共生“植物”,更能推心置腹地彼此相处。女人的经历大同小异,再加上男女之间的差异导致的不可能完全的沟通,所以到了中年,真正了解女人的还是女人。
因此,到了中年女人才会发现,“过了30岁很难交到朋友”的论断,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像张爱玲听说的“女人与女人交朋友,不像男人那么快”也是年轻时的事情。我仔细地想过,自己青年时代的女友本来就少,能保持到现在的也就那么一两个,倒是30岁以来交的朋友占了多数,而且关系更为牢靠。这是因为中年女人懂得朋友百态的道理,不再以“知己”的标准来苛求女友。我们可以与一些女友谈艺术、谈电影、谈思想,可以与另外几个女友谈服装,谈美容,去购物,去游玩。当你忙碌过后想放松一下,那么一个女友陪你散散步,喝杯茶,也算尽了朋友的责任;当你孤独寂寞时,一个人在你身旁默默地陪坐着,她仍然是朋友。就这样,一个普通朋友也许有一天就会升级为真正的知己。或许也可以说,每一个朋友都是你不同侧面的一个知己。
我敬重那些宣告人生从40岁开始的女人,而这种宣告,往往产生于一次同性朋友的聚会。的确,这个年纪的女人,基本上完成了相夫教子的职责,突然无事可做,年轻的时候基本上是为自己的男人和其他男人的目光而活的,现在这一切基本不存在了,女人只有把自己放到同性朋友的圈子中进行比较,看谁更年轻,还有吸引力,看谁更有钱,有事业,不管自我感觉如何,都会有所醒悟,感觉不好的,知道该为自己活了,感觉好的,知道为了自己应该继续好好活。中年女人在同性朋友面前才会找回自我。
有一个好的红颜知已是这一生的收获,相知相惜的人生心灵伴侣不可多求,一个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