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我们坐在客厅看电视聊着天,皮皮跑进卧室,搬出了一面镜子放在她自己面前,谁也没在意她要做什么,过了一会,皮皮她爸爸悄悄提醒我们注意皮皮,我和姐转过头去看,皮皮的举动让人忍俊不止,小家伙戴上了白天她妈妈给她买的项链,正对着镜子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照了正面照侧面,照了眼睛照嘴巴,嘴里还喃喃自语说,你怎么这么漂亮,姐无可奈何的笑着对我说:“你看这个小姑娘以后怎么得了,小小年纪就这么自恋,我自己都从来不打扮,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学会了这些。”
小孩子的自恋多是出于一种对自我的认知和肯定,在网上看到一些材料里说,由于中国独生子女多受宠溺,往往从小父母对孩子的有意识无意识地赞美和宠爱,尤其是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的核心,或“小皇帝”,孩子普遍受到亲人的溺爱,从小就自认为是最完美的或无可比拟的,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唯我是从,这些孩子不知道应该去关心别人,去爱别人,处处表现了明显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倾向。
反思皮皮的自恋。或许是因为姐总是觉得自己小时候一直是一个缺乏自信,常常被忽视的人,再加上皮皮出生时长的又黑又瘦,姐担心以后皮皮会缺乏自信在自己的容貌上,于是在对皮皮的教育上采取往往是鼓励,表扬,放任的方法。无论什么时候,姐总是夸奖皮皮聪明,漂亮,使得皮皮总是充满自信。虽然姐并不娇惯皮皮,但从心理上已经使得皮皮养成了一种对于自己达到喜爱。
但自恋并非小孩子的专利。在成人的世界,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自恋。科胡特就曾提出提出自恋其实就是里比多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的个体自恋并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呵呵,比如芙蓉姐姐,木子美之类,已经不是自恋了,而是自恋狂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