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你几岁开始接触音乐?
郑洋:倒没有什么特点,我不想有些主持人是家里学乐器的,我没有。从小家里对我是自然放养,很随性的长大了,读书啊做什么都没有人管我,我非常感谢父母。我记得前两天做中歌榜揭榜的时候一个听众说因为考试成绩不好爸爸妈妈剥夺了听广播的机会或者不让他干什么。我和他说首先要把成绩搞好才有自由的机会。从小学一年级我读书就不会费太大的劲,学习很好,所以就有契机得到父母的信任,比较随性。
主持人:没有在父母刻意的引导下爱上了音乐。
郑洋:喜欢音乐是我哥哥练古典吉他,家里老有一把吉他,当时我上初一就老跟着他练,有时我也扒拉几下。后来大量听,我们同学就开始拷齐秦的带子了。那个时候电台播的很少,都是大家拷带子啊,一点一点的。觉得真的是有这样一个渠道说出我们想说的话。主持人:做中歌榜几年了?郑洋:97年夏天到现在已经8年了。主持人:2004年1月改的版?
郑洋:我们每年都改版。
主持人:你和王东搭档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郑洋:是的。
主持人:很多听众朋友也都非常喜欢王东,也有网友朋友让你评价一下搭档王东?
郑洋: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如果你仰慕男孩才华的话,王东就是一个你一扭头就可以看到的人。那种才华是他非常有灵气而且自己非常喜欢积累造成的。和他合作会对我来说是另一方面的激发,我在我内心当中,主持人可以用……这种比喻可能不恰当,因为主持人是本色,主持人可以驾御不同的节目,白天的节目是需要快乐的,因为大家都很累,但到了深夜是需要感情抒发的。以前我觉得我还是属于比较温婉的、知性的、深沉的。和王东搭档以后他也把我性格另外一面激发起来,我觉得我也可以是一个性格演员。我平时生活中也是很闹的,喜欢恶作剧,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恶作剧,很调皮,但是和我的外型反差很大,但是这种东西这种玩笑是需要特别亲密的朋友在一起才可以。
主持人:你在生活中和王东是很好的朋友,也把这种关系带到了节目中?
郑洋:之前是和伍洲彤搭档,他是属于情圣,外表和内在很统一,也很深情,在搭档的时候两个人就会互相靠。但是王东是截然的另一面,和他搭档我们也觉得能不能搭档到一块,磨合下来发现每周做这两个小时的节目是我们两个觉得特别快乐的事。很多事是画面看不到的。我一进直播间就是要把纸巾放好。
主持人:非常感性,非常随性。
郑洋:对,笑,非常尽兴的笑,但是有时候会鼻涕眼泪流下来,很难看。
主持人:有哭的什么吗?
郑洋:那也是喜极而泣,通常都是抱着一堆纸出直播间。我们关上话筒时说太开心了,他还时不时给我讲笑话,有色的没色的都讲。
网友十度四:您在选择歌曲的时候是自己的喜好还是跟随流行趋势?
郑洋:不一样,在《校园民谣》里是我自己喜欢的,中歌榜肯定不是这样的,至少我们每天这两小时当中,基本上如果按照主持人的喜好去挑可能就没有多少歌能够播,也要考虑大众的口味,要以大众的审美作为基本的判断条件。
主持人:中歌榜的排榜是按什么?
郑洋:这样说吧,我们这样的人喜欢的都是不太流行的歌。
主持人:听众投票占很大因素?
郑洋:对。
主持人:怎么寻找非主流的音乐?
郑洋:还是放在《校园民谣》,中歌榜是更加流行的而且让大家听到轻松的,不是那种沉重的,因为午间这两个小时,我们会选择非榜单上的音乐带给大家,因为有些是回顾的,但是选择的标准是歌曲一定要好听,让大家高兴、快乐,这是最朴素的条件。主持人:郑洋非常喜欢摇滚乐?
郑洋:是的。我喜欢两个摇,摇滚和民谣。
主持人:这些是不同的。
郑洋:他们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形式表达不同,本质上非常非常的接近,都是表达内心自我的力量。民谣听起来可能在旋律上更轻柔一些,摇滚更有力量一些,但是他们都是那种坚持独立的音乐创作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而不以市场为考量。基本上做摇滚和做民谣的也好,都有自我表达的个性,他们积累的是对生活的态度。另外我觉得摇滚乐和民谣对歌手的要求素质非常高,你必须有文化基础在那里,以你独特的眼光去参透这个世界,要有独特的语言去表达,在这两个方面做到极致的都应该是伟大的音乐家。
主持人:年轻人喜欢摇滚乐比较多,而且女孩喜欢摇滚乐不是特别多。
郑洋:摇滚乐也不是需要性别歧视的(微笑),怎么讲呢,我大学受到这些音乐的感染。青春期那一阵正好是内地的中国火,像魔岩的中国火最鼎盛的时候,在校园中被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所吸引。今天晚上还有一个飘乐队,是我听到的在内地的乐队中非常不错的,他们有一个活动,开始他们没有想到我会去,但是我会去,我觉得这种乐队很不容易,能够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坚持。
主持人:网友朋友强烈的希望你在揭榜的时候能够来一期视频直播。
郑洋:(笑)那怎么办呢?我只能戴上口罩了,大家还是听吧,有的东西需要想象一点,否则这种美感都没有了。这个时间是聊天比较低谷的时间吗?
主持人:网友朋友还是非常积极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郑洋:我觉得2点到3点是老板盯着最严的时候,也是下午第一节课没有办法逃的时候。
主持人:一边开着郑洋的视频,一边盯着老板。
郑洋:我让大家太辛苦了。
网友:觉得郑洋是一个性情之中,比较随性。
主持人:这和家庭有关?从小父母对你非常宽容?
郑洋:我有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小时候填完志愿家里人都不知道我报的时候,完全不和家人商量。主持人:非常的独立。你觉得生活中的你和话筒前的你这种状态有差距吗?郑洋:生活中有时候说话会更加的直率一点,在话筒前要考虑到我们是一些公众传播媒体,如果我过于直率对某些人是一种伤害或者说不尊敬,在度上要把握。如果在生活中评歌的话那咱什么都聊(笑)。如果好的话我也是会非常的那样,如果不好的话也真的是刀刀见血,这不适合在节目中都呈现。
主持人:生活中也是非常的馋?
郑洋:不能说馋吧?喜欢吃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对吃有兴趣的人,并且乐此不疲,一定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有趣味的人。我认识的在某一方面有才华的人都是特别馋的人。
网友:郑洋特别爱吃特别馋。
郑洋:而且我还是挺会做的,我特别喜欢看做菜的节目,但是现在没有时间,我基本上已经了解了我退休之后的老年生活是怎么样的。主持人:有没有想过自己做一个这样的节目?像伍洲彤一样。郑洋:我会把夕阳的节目安排在厨房里。不会做这样的节目(笑),伍哥的节目我也爱看。他也是特别爱吃的人,他用筷子就像写书法一样,像个武林高手在那里上下纷飞,特别好看。而且我觉得他做菜的节目做了这么长时间了,镜头感还不是很好(笑),不是批评,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吃会激发人生理的创造性。就和听音乐一样,食色嘛,会在你的体内产生化学反应的。咱们国家不讲究社会创新、人才创新还有生活创新,我觉得搞好吃是一个前提。
主持人: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郑洋也是第二次来到北京广播网,上次和听众朋友聊了很多,今天我们更多的照顾一下网友朋友的提问,大家对你实在是太了解了。上次来的时候你还没有去中歌榜的美国颁奖,今天可以和大家主要聊一聊那个,大家肯定很想知道你在那边的情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