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归与边界(2024.06.10-2024.06.17)

(2024-06-17 08:47:21)
端午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周,这周最大的事件就是放弃了本年度已经准备了两个月的项目,此次放弃倒不是一时冲动,更多地是在充分思考以及回归个人主要项目之后做出的决定。从做出决定,到为期一周的执行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一是个人可支配的时间明显变多了,所以有了很多自己的时间能够去推动各类项目按照预期的进度和方向持续前进;二是当下的模式似乎更有利于个人的推进,毕竟从目前个人的处境来讲,那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模式,似乎下注有些大,一旦成功那么自然是前途不可限量,但是一旦未能成功,很有可能产生“周郎妙计安天下”的效果,倒不如采用一种小步快跑的模式,逐步扩大个人的舒适圈与能力圈,首先能够完成好应该完成的事情,然后再逐步向着目标前进。三是经过此番调整之后,能够让自己更加回归到目标,无论是体系类的还是当年应当完成的,既然明确了,那么就必然有当时明确的道理,至少体系类的是经过审慎思考过后的,所以还是应当进行回归与聚焦,以当下这种模式前进,尽管进程没有想象中那么迅速,但是能够保证不偏离方向,且持续前进,就像前段时间看到的那句“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坚持可低道阻且长”。
除去这件事情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想法是在通勤路上想到的,从过往的经历来看,个人在这个方面确实有短板,所以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那就是就事论事的能力,如果在聚焦一些,那就应当是明确事项的边界。这项能力无论是在待人还是在个人处事方面其实都十分重要。首先说待人,当下个人社交的态度基本处于几个极端,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全盘否定,要么漠不关心,也正是这种极端的态度才产生了当下社交过程中会有一种相对不舒适的状态,没有达成预期当中不卑不亢的效果,如果对应到这种边界的想法,那就是一种所谓就事论事的分析方法和待人心态,一是接触的人都是经过事情演化而来的,在一件事情上擅长并不意味着在另一件事情上擅长,同理在一件事情上完成地较好,并不意味着在另外的事情上也会完成地很出色,所以明确好事情的边界,仅以事情的角度来分析,而不应当是上升到对人的评价,但是大部分时候总会产生以偏概全的评价,通过事情而上升到人,这时候大概率需要一把较宽的尺子,能够容纳下事情的结果,而保持着对人的宽容,这项能力要想做到并不容易,最难的应当是视角切换,以及认知体系的搭建,然后再来说处事,那就是将遇到的事情限定在一个明确的边界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在范围之内解决问题与处理事情,而不应当将事情扩大化,尽快抬头看路很重要,当道路已经十分明确之后,更需要做的还是低头拉车,这就是所谓的胸怀天下 脚踏实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