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点(2024.03.11-2024.03.18)
(2024-03-20 08:39:44)
标签:
佛学 |
已经到了周三,才想到上周的周记暂时还没有完成,一是周一大酒之后身体还有些虚弱,同时由于体力和精力都处于较低的状态,导致事项暂时无法推进,二是周二依然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与其说是个人状态的混乱,倒不如说是整体的生活节奏与工作节奏都进入了一种相对混乱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大概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有余,随着上周一次为期三天的出差,是否也算是为这一阶段相对混乱的节奏画上了一个句号,目前似乎还未可知,但是无论这个状态是否即将结束,在混乱的状态之中寻找合适的锚点,让自己能够保持内核稳定大概率是本阶段所需要复盘与总结的最为关键的经验。
回到上周,周一到周三的出差较自己的最佳状态大概率也就发挥了六成,一是当时的身体状态较最佳发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关于会议的流程准备和参会的过程似乎都不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三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会议很多事项还处在磨合之中,好在整个过程基本按照预定的程序与节奏完成,之后的身体状态的恢复与个人项目的推进也逐步恢复了正轨。关于类似的会议与项目个人还是要积极参加,特别是项目的推进,在考虑好周围环境和预期结果之后有时甚至可以主动请缨,毕竟按照当下的情况,需要个人处理的事项并不多,所以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来让自己保持热爱,保持活力。从周中到周末,个人的状态一直在恢复,经历了周末的波折,无论身体的状态恢复的如何,精神状态是处于逐步恢复中,所以就又可以考虑一些事情,然后再推进一些事情。
回顾当下的状态,大概率从春节之前就一直处于一种不受控制的状态,所以才有了见招拆招,才有了如其所是,但是当事情过去之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应当会回到个人熟悉的节奏,或者说一种既定的节奏当中,而保持节奏的稳定更需要的是对内核的训练,无论是对时间还是对事情要形成自己的锚点。所谓的锚点,就是说在既定的时间要完成既定的事情,或者说在事物开始发展的特定阶段要完成特定的项目。当然,找到锚点需要长期的训练,而且是刻意练习的那种,因为在毫无外界压力的背景下,随着能量的不断聚集,熵增是非常容易发生的,从熵增到熵减需要的是外部能量的注入,和有意识的控制。如果突然开始,最大的可能会进入一段相对痛苦的状态,当这种状态过去,大概率就会放弃整个项目。所以比较好的方法是以较小困难的事情或者较小跨度的时间维度进行控制,当一段控制完成之后再逐步延长时间或者加大事项的难度。
形成锚点的好处是能够保持内核稳定,即形成稳定的内核,而内核的稳定,才能产生驱动项目的力量,从目前的情况看,关于项目的层面大概率已经想的比较清楚了,而要形成稳定的内核,还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