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心驱动(2023.4.9-2023.4.16)

(2023-04-18 13:07:02)
近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孩子的入园问题,同时也借此机会反思了关于这些年来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重读了《孩子·挑战》的书籍。根据荣格的原型理论,我们当下的行为习惯和底层代码都可以从童年时期的经历中寻找到某些痕迹,正是这些痕迹不断跟随着我们成长变化,才塑造了今天的自己。所以能够帮助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培养积极正向的思维模式,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这种积极正向的模式并不是为所欲为的行为,而是需要在完成基本的事项,即在规则之内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但是反观当下的情况,目前的处境与之前的设想相去甚远,所以才会导致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使得状况越发的失去控制。所以在当前的状态下,需要及时进行行为纠正,通过降低预期,以及能够正面迎接矛盾和冲突的行为,去修改既有的行为模式,这样的改变或许在短期会带来阵痛,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之于孩子的发展还是之于个人对既有性格缺陷的修正都应当是十分有帮助的。
当然采用这样的模式并不是一味低着头蛮干,而是需要首先做好预设方案以及时间周期,同时对周围可能对项目推进的影响因素优先做好预告。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要树立信心。一方面是对孩子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需要树立信心,即相信其能够迅速对当下环境的改变做出适应和调整,同时也要对自己的方法有信心,即确信当下使用的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信心的树立,不仅仅针对这一个项目,对当下所有在推进的项目都应当对明确的目标树立信心,这也是在近期行为模式迭代的时发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对每个阶段项目的目标,都处于树立好了就结束了,一是却是对于目标持续追踪的意识,从而导致时间一长,很多行为模式非常容易偏离既定目标;二是缺乏对于目标的信心,即目标设立完成之后,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停留在表格里,而很少能够将其作为个人行为的驱动力,即很容易形成瞬时的激励效果,但是难以长期驱动;三是对于目标信心不足,即设置完成之后,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即对目标是否达成并未做出太多关注,达成了没有奖励,没有达成的话,大不了就是再延长些时间,如果时间足够长,或许最后的结果就是放弃。综上这些原因就导致了到目前为止,看过的项目很多,试水过的项目也很多,但是真正拿到手里项目却是少之又少。
诚如之前流行的那本《秘密》所言,首先是要自己有信心,在自己相信可以做好的前提下,就会发现全部都是机会,也会发现各种有利因素都会纷至沓来,那么将事情完成,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