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之后定有更大进展(2022.7.24-2022.7.31)
(2022-08-01 09:27:45)
7月份的最后一周,仔细回想一下并无太多大事,但是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还是有所爆发,比如说目前的居住环境以及关于娃的照顾模式。这个问题的起点大概率可以追溯到疫情开始的那一年从领秀城回到千佛山的时候,因为这一个决策就此影响了后面这两年的居住和照顾模式。首先你得承认在这样的模式之下,之于自己的压力相对是较小的,当然这里的压力主要是指承担生活方面的责任,比如说家务、比如说做饭、比如说有更多的事件能够处理自己的事情,但是同样换来的代价就是丧失了部分对于孩子的教育或者说是管教的机会,同时还要接受不少不同的意见或者建议,如果再说的深层次一些,那么大概率就是目前甚至是在可以预见的时间里,暂时还没有机会摆脱原生家庭对于个人的影响。这个问题或许不会经常出现,但是每次出现的时候总是会引起个人在心理上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舒适,所以总还是应该想个办法去解决的,即便没有能够立竿见影的办法,总也应该定下一个目标,然后匹配好时间节点并去逐步推进。
关于不舒适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是自己对于冲突的本能回避。这个问题大概率是从进入高中之后就一直存在的,害怕冲突或者说不愿意去正面面对冲突,是问题存在的表象,这就会导致很多产生自己不满意的情况无法正面去面对或者说去解决,而是更多的采用回避或者鸵鸟策略,假装看不见,或者说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而没有积极的想办法去沟通、去解决。因为在自己的预设里,去沟通或者去解决就有很大概率会导致更为激烈的冲突,而更为激烈的冲突则是自己不想看见或者说是不愿意看见的,如果再深挖一层的话,那么还是有恐惧的因素在里面,因为恐惧而导致的畏首畏尾,不敢前行,不仅在生活方面,在工作甚至是个人的发展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自己的发展。
二是对于亲密关系的处理不利。这个问题大概率也是发源于原生家庭,或者说是上一个问题的衍生导致的。一方面从小的家庭教育确实给自己树立了比较强的边界感和某些自律性,但是这样的家庭环境或许会导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缺少深度的交流,特别是目前又共同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难免有一些勺子碰锅沿的地方,但是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深藏在心理的一些想法或者说某些因素就开始隐隐发挥作用了,当然这其中大部分是不参与或者说不逾矩的行为,这样的后果就是会导致各类矛盾一直在拖延,却始终为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
三是对目前的照顾模式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就目前既有的模式来看,因为工作的原因确实是父母承担起了大部分的照顾时间,同时他们的言行也确实会对孩子产生比较多的影响,而我的定位更多的是弥补时间和空间的不足,同时对于未来的教育其实自己也没有太明确的想法或者定位,从而导致了很多事情也变成了亦步亦趋的跟随态势,没有一个主要的趋势或者说缺乏一个主要的培养方向,尽管有很多想法和设定,但是落实和实践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关于家庭关系和子女教育或许比工作中的关系和个人成长对个人的影响会更大,但是却很少会花费一些时间来进行思考、分析和复盘,因为大部分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个是我们没得选择。其实这种想法是一种十分错误的想法,因为家庭关系就像每个人的成长一样也是需要去思考、去复盘、去经营的,毕竟这个关系稳定了才能给自己造就一个稳定的后方,才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于个人的成长方面,所以既然发现了问题,或者说既然知道了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那么更应当去努力想办法解决,诚如命书中所言,解决之后定有更大进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