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短杆救球,打出属于自己的高球
2013.06.17
昨天下午与破八老弟来到清水湾,两个人打了一场没有任何彩头的纯净球。大家都是
打球多年的球友,即使没有任何彩头,也打的很认真。这场球破八打了85杆,我打了89杆。
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号木开球的距离越来越近也就200码吧,打好了才220码,标
蓝上的很多障碍我是无法逾越了,380码以上的四杆洞以及520码以上的5杆洞我都很难标上,
跟好多老球友一起打球时,一般情况下,开完球都是我第一个打(第一杆距离太近)他们
都问我相同的问题:开球距离为什么下降的这么多(平均有40-50码吧),得想想办法啊。
其实我心里知道,就是缺练啊,2008年以后再也没有去过练习场,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周末
球手,这是原因之一;另外,想不通的是,原来练球打球很多的那几年(2001--2007年),
我也很少练习一号木啊,场上的一号木比在练习场打的好多了,平均距离250码,还经常
拿业余赛事的最远杆奖呐,后来仔细想想可能是体能下降也是缘故,此乃原因之二。
现在,高球虽然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毕竟不是全部。而我也过了单纯追求高
球成绩的阶段,所有的高球梦想中,对于成绩而言就是没打过红字和信天翁,没有再去追
求的动力了,面对现实、调整策略,追求属于自己的快乐高球吧,把打球的过程看成强身
健体、身心享受、广交朋友的过程,只要自己乐在其中就一切都好。今年我一直根据自己
的球技和体能不断调整着球场管理策略,扬长避短,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设计和理解去打球,
绝不盲目的硬拼。还别说战略调整后,心态也变好了,急躁情绪没有了,力争在力所能及
的范围内追求打球亮点,强化推杆及短杆的精准度,打出适合自己的套路,展现中老年球
友经验丰富、球风稳健、精准、抗压能力强的特质,这其实应该算高球的另外一种境界。
就说上个周末的两场球吧,36洞中仅有可怜的五次标ON(其中还有一次冲鸟搞了个3
推打了+1),总共打了18个帕,5个+2(一个OB救到了OB帕),12个+1,一个+5(清水湾
13洞的两个下水),分别打了82杆(红树湾)和89杆(清水湾A场),看起来成绩还可以,
但打球过程却艰难,一路救球好辛苦啊。这其中中短铁杆和推杆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场
的推杆28个,救了8个帕和一个OB帕,第二场的推杆是29推救了7个帕和一个+2.其他的失
误都是发生在球道上。实践证明,努力挖掘属于自己的技巧,建立起属于(适合)自己特
点的攻略,就能打出的风格和水平,并从高球中找到竞技的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