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为什么在第十八回才登场 ?
(2016-12-07 08:33:33)
《水浒》这一高屋建瓴之开篇,不只交代了故事发生之背景,更造就超凡脱俗之恢宏气势,而魔幻之运用,可谓引人入胜,令人罢读则不能,加之行文缜密,文彩洋溢,真乃尽显作者非凡才华!
显而易见,这二至十七回的描写,是施耐庵在为宋江的出场营造环境,以使其心目中所推崇的英雄主人公__宋江,不在平平中登场,而是应时而出,不同凡响! 这就是《水浒》中为什么宋江到第十八回才出来的原因!由此也可见施耐庵不同寻常的构思,真可谓苦心孤诣,匠心独运!
第十八回开头写何涛奉命带领一干人到郓城县捉拿劫取生辰纲的晁盖.因恐走漏消息,何涛到郓城后,便把他带的一干人藏匿在客店中,只带一两个跟着自己去郓城县衙下达捉拿晁盖的公文,却见衙前静悄悄的,也是出于谨慎,便不急于进衙,只是在衙对面的“一个茶坊里坐下吃茶相等".经询问茶博士才知,衙前静悄悄是因知县人等都已“退了早衙”.当何涛又问:“今日不知是那个押司值日?”时,恰逢宋江出衙,茶博士也就道:“值日的押司来也.”这时,作者即不失时机地通过何涛之眼,以骈句: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二耳悬珠,明皎皎双眼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写赞宋江之外貌,又以“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写赞宋江的气度志向才华声名和品德.直接为宋江本人造势。
紧接又以散文,对宋江之名及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家况(母亲早丧,父亲和弟在家务农,守些田园过活)等一般情况作介绍后,便赞其之才学_刀笔精通(公文写得好),赞其之为官_吏道纯熟(很在行)及尤爱舞枪弄棒,广结江湖好汉,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因而人都称他为
由此可知施耐庵不厌其烦地介绍宋江,实是在为后面宋江的大作为在行铺垫渲染.为了加强这种铺垫渲染,又以《临江仙》词:“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再次歌赞宋江,真可谓爱之盛矣!
在这般歌赞渲染后,施耐庵才让宋江步入矛盾。
那急于要捉人的何涛,见仪表堂堂的值日押司走出县衙来,忙上前相迎,并邀请其喝茶.宋江见相邀者乃公人打扮也自然忙回礼。
当何涛道出其济州府缉捕身份, 作为“吏道纯熟”的宋江,已自当料着何涛是为黄泥岗上“生辰纲”被窃一事而来,待何涛说出是来抓“几个要紧的人"并拿出公文交他“作成”时,他不会不知,此事关系重大,应立即带其前去面见知县才是.但何涛透露的犯案之人竟是晁盖!这可把宋江给震惊了,他首先想到的是:“晁盖是我的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于是心内虽慌,却沉着言道:“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些家务便到……”以此稳住何涛,实则从后门策马去给晁盖报信。
至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叹赞施耐庵驾驭小说的卓越能力,他不仅以大手笔为主人公宋江的登场作非凡的铺垫,而在主人公出来后,又一下置主人公于尖锐的矛盾中,让其展现出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英雄本色和能成就大事的领袖潜质。
注:
1,词:《临江仙》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2,曲:《南吕宫 玉交枝》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复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