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江为什么在第十八回才登场 ?

(2016-12-07 08:33:33)

      统观一般小说,主人公的出场尽管花样多多,创意无穷,但都会抢先将其在书中尽快推出,水浒却属另类,主人公宋江迟迟不见,竟到第十八回私放晁天王中才出来,这究竟是何道理呢?

      那我们就水浒全传》(岳麓书社)章回前的引首诗文和前十七回章节的内容来加以分析吧

     引首前的合而为一的一词一曲 见“2001三国水浒研究与欣赏第八辑174页 张渡 水浒诗词初探 ) , 愚以为是施耐庵借赞书林隐者著书不为名利,意在表达自己创作水浒也不存功利之心,只是自娱 .因与本论题无关而不引(一词一曲见注)

    引首诗文则意味深长.首段施氏引宋神宗朝名儒邵尧夫之七律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讴歌宋之开国,结束了五代残唐的不息干戈,百姓终得能过上歌舞升平的幸福之日.第二段则对邵诗作解读,道出是太祖赵匡胤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开宋四百年基业.第三段则述宋自开国传位至仁宗时,已历太祖太宗真宗三代而仁宗已是第四代.第四段则运用神话大写仁宗降生之时,日夜啼哭,直到上界派太白金星下凡贴仁宗之耳言道:文有文曲,武有武曲”(文曲乃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乃征西大元帅狄青)才止 这施耐庵大写仁宗降生时的哭与不哭,意在向我们透露什么呢?透露了宋历三代到仁宗朝,已非完全的太平盛世,而是种种社会矛盾尽已显现,故仁宗才焦虑自己担不起重任而啼.在知由文武贤臣相辅后才心定哭止.第五段则承前直道仁宗在两位贤臣的辅佐下,使宋拥有了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的被称为三登之世的仁宗朝.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 三登"之后,乐极之时,在嘉祐三年之春,竟发生了瘟疫,很快地蔓延到全国:无一处人民不染此症,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报将来第六段则归结,这全国性的瘟疫, 对振兴了的仁宗朝的打击是致命性的,它大伤了宋朝的元气,致使三登之世不再,社稷动摇,处处出现了兵戈剑丛”,人民再无宁日

   可见引首总括了北宋的由盛至衰.至此,施耐庵才紧扣这一瘟疫,捧出水浒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水浒这一高屋建瓴之开篇,不只交代了故事发生之背景,更造就超凡脱俗之恢宏气势,而魔幻之运用,可谓引人入胜,令人罢读则不能,加之行文缜密,文彩洋溢,真乃尽显作者非凡才华!

 第二回第十七回,则从浮浪破落户子弟高俅凭踢球被端王相中,后端王成了徽宗,高俅即受重用.而发迹了的高俅,顿显小人得志后睚眦必报本色,对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施以报复,致使王教头只得携母逃离京城,私走延安府”;另一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因妻美被高俅子衙内看上遭祸,虽逆来顺受,以求与妻再聚,最终还是被迫成走投无路,投奔梁山;而杨家将的后代杨志,虽一心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但因已时过境迁,朝中无人,而在失败和挫折中一筹莫展,也只得走上二龙山落草等,从上揭露徽宗朝任人唯亲,权贵妄为的腐败;朱武陈达杨春为盗少华山,周通李忠占据桃花山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晁盖智取生辰纲等,从下展现徽宗朝恶霸地痞横行,民不聊生,盗贼遍地的黑暗现实

显而易见,二至十七回的描写,是施耐庵在为宋江的出场营造环境,以使其心目中所推崇的英雄主人公__宋江,不在平平中登场,而是应时而出,不同凡响! 这就是水浒中为什么宋江到第十八回才出来的原因!由此也可见施耐庵不同寻常的构思,真可谓苦心孤诣,匠心独运!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施耐庵又是在第十八回中如何渲染宋江登场的

第十八回开头写何涛奉命带领一干人到郓城县捉拿劫取生辰纲的晁盖.因恐走漏消息,何涛到郓城后,便把他带的一干人藏匿在客店中,只带一两个跟着自己去郓城县衙下达捉拿晁盖的公文,却见衙前静悄悄的,也是出于谨慎,便不急于进衙,只是在衙对面的一个茶坊里坐下吃茶相".经询问茶博士才知,衙前静悄悄是因知县人等都已退了早衙.当何涛又问:今日不知是那个押司值日?,恰逢宋江出衙,茶博士也就道:值日的押司来也.这时,作者即不失时机地通过何涛之眼,以骈句: “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二耳悬珠,明皎皎双眼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写赞宋江之外貌,又以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写赞宋江的气度志向才华声名和品德.直接为宋江本人造势

紧接又以散文,对宋江之名及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家况(母亲早丧,父亲和弟在家务农,守些田园过活)等一般情况作介绍后,便赞其之才学_刀笔精通(公文写得好),赞其之为官_吏道纯熟(很在行)及尤爱舞枪弄棒,广结江湖好汉,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因而人都称他为 及时雨等。这便进一步介绍了宋江,道出宋江虽为官衙门,但心系民间,是个正义在胸,具有高贵品质之人.而这一品质对宋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为他具这一品质,才会在梁山竖起替天行道之大旗,才会最终带领众弟兄回归正道,为国建功:先是征辽,后平内乱。  

由此可知施耐庵不厌其烦地介绍宋江,实是在为后面宋江的大作为在行铺垫渲染.为了加强这种铺垫渲染,又以临江仙:起自花村刀笔吏,英灵上应天星,疏财仗义更多能.事亲行孝敬,待士有声名.济弱扶倾心慷慨,高名水月双清.及时甘雨四方称,山东呼保义,豪杰宋公明.再次歌赞宋江,真可谓爱之盛矣!

在这般歌赞渲染后,施耐庵才让宋江步入矛盾

 那我们来看看宋江是如何步入矛盾的

那急于要捉人的何涛,见仪表堂堂的值日押司走出县衙来,忙上前相迎,并邀请其喝茶.宋江见相邀者乃公人打扮也自然忙回礼

当何涛道出其济州府缉捕身份, 作为吏道纯熟的宋江,已自当料着何涛是为黄泥岗上生辰纲被窃一事而来,待何涛说出是来抓几个要紧的人"并拿出公文交他作成,他不会不知,此事关系重大,应立即带其前去面见知县才是.但何涛透露的犯案之人竟是晁盖!这可把宋江给震惊了,他首先想到的是:晁盖是我的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于是心内虽慌,却沉着言道: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些家务便到……”以此稳住何涛,实则从后门策马去给晁盖报信

至此,我们不得不再次叹赞施耐庵驾驭小说的卓越能力,他不仅以大手笔为主人公宋江的登场作非凡的铺垫,而在主人公出来后,又一下置主人公于尖锐的矛盾中,让其展现出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英雄本色和能成就大事的领袖潜质。

 

注:

1,词:《临江仙》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乱春秋。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2,曲:《南吕宫 玉交枝》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霎时新月下长川,江湖变桑田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复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