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课时《平均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2011-06-22 14:06:56)
标签:

杂谈

第二课时《平均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首先我创设三年级八班投篮比赛的情景,分成3组,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一组投中多少个?让学生知道,光知道得分并不能正确比较谁投得更准些,如果知道每组投的次数后,就可以求出每组平均每次投的分数,从而进行正确的比较。情景引入是对旧知进行复习,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然后联系学生生活,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两个篮球队的队员身高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学生会分别列式求出欢乐队平均身高和开心队平均身高,并进行比较,得出答案。通过媒体演示,规范解题步骤.让学生初步建立求平均数的简单统计思想。从而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在生活的广泛应用的认识,通过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用平均数解题的能力。
  在课的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在梳理知识点同时,让学生达到掌握已学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的目的,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要注意几个问题:
1
 练习的设计要考虑一题多解。三年级八班投篮比赛的题目,不只有一种解法,还可以有其他比较的方法,这道题目可以放到最后作为拓展练习,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以此来巩固本课所学。
2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区分求平均数与求每份数的概念,练习中有一题不够确切,小明买了6千克苹果,花了48元;买了5千克梨,花了10元。哪种水果便宜一些?这题是求每千克水果的价格,不是求平均数的应用题,要注意加以区分。
3
 练习的设计,题型还可以多样化,让学生真正掌握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突破重点,解决难点。
  总之,现代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很多知识,而是从多方位、多角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师要多钻研新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