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童子寺

(2016-08-20 11:02:28)
分类: 随笔

关于童子寺

 

一、童子寺名称的由来

    

童子寺原名洞子寺。据童子寺住持觉尘和曾在童子寺出家的昌定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经见过洞子寺的木质牌匾,可惜不知去向。据民乐县志记载,清代中叶就叫做童子寺或洞子寺,从字面分析来看,这出石窟最早的名字并无可寻,“洞子”可能是后人不熟悉洞窟或者不知道其名称而直接称呼洞子的童子寺是不是叫洞子寺或者叫什么名子,有待进一步考证。从地理学的角度来推断,应该是先有河流才能形成悬崖,那么现在叫童子坝河的这条河流最早也应该叫童子坝河,也许后人根据河流的名字就叫了童子寺,随之杜撰了仙童住持童子寺的故事,让这个名字充满神秘感。

http://s5/mw690/001lEYJrzy74c0YVlyYc4&690童子寺全境(摄影:王登学)

http://s11/mw690/001lEYJrzy74c15EDwK7a&690

童子寺全境(摄影:王登学)

 

二、童子寺石窟

http://s2/mw690/001lEYJrzy74c19s3qF11&690

开凿于悬崖上的石窟

http://s12/mw690/001lEYJrzy74c1o9EBtcb&690

连通各洞窟之间的暗洞

说到童子寺,不能不说童子寺石窟。寺因窟生,窟因寺存。

   童子寺石窟位于民乐县城10公里的民联乡翟寨子村童子坝水库北岸,穿凿于河水冲刷而成的砾石崖面上,现存遗迹有大小石窟9个,窟与窟之间有暗洞相连。石窟分南北两部分,南北长400多米,高约50米,最初开凿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窟内有的壁画多达5层,表层为清代嘉庆时期,中间为有唐代、晚唐五代、西夏、清代,底层为十六国时期。窟内壁画清晰可见,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同期。石窟形制多为中心塔柱式中心塔柱式的石窟是十六国北朝窟典型形制。童子寺彩塑壁画集儒释道于一体,题材甚广,有佛教、道教之神、民间俗神,北魏、隋、唐、元、明、清各代的均有,保存完好的为明、清时期的作品。菩提洞和天洞子内有密宗壁画,并塑有六大观音、五大明王、千手千眼观音等像。南窟1号洞所画的《西游记》壁画共有4幅。画面有猴子出世、悟空拜师、八戒受戒、溪边饮马,柴门问路,穿越荒漠等,皆栩栩如生。3号洞壁画有五层构成,内容涵盖广泛,是研究历代壁画的珍贵资料。登临顶窟,则一望空旷,长河落日,远村含烟,兰新高铁急驰而过,令人心旷神怡,童子寺一览无余。

http://s5/mw690/001lEYJrzy74c1h512c54&690

西游记壁画(摄影:王登学)

http://s10/mw690/001lEYJrzy74c1kqWXDa9&690

五层之多的壁画(摄影:王登学)

http://s10/mw690/001lEYJrzy74c1rbU6d99&690
保存完好的中心柱造像年代有待于考证(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童子寺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业余文保员由童子寺僧人担任,负责日常管理。鉴于从文物安全和游客安全的角度考虑,2003年地震后洞窟就已安门上锁,由文物部门和寺院共同管理,除一些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者经文物部门同意进入洞窟,其他人员禁止参观。2013年,兰州大学魏文斌教授写信给省文物局申请将童子寺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研究,今年已申报,期待能引起专家重视,早日列入省保,得到省上的支持,同时也申报国保打好基础

同时,童子寺石窟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于硕为完成博士论文《唐僧取经图像研究》,在童子寺住一个多星期,特别对西游记壁画洞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拍摄。研究文章对童子寺西游记壁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2014年7月14日,兰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研究所丁得天博士和资环院董广辉教授一行在童子寺进行了碳14测年实验的样本提取,先后提取十四个样本,送往北京大学AMS测试中心进行了碳14测年,测年结果非常理想,测年的数个数据和结果表明童子寺的年代可能早至十六国时期,目前这一成果即将于2016年下半年公开发表。结果出来后,将能准确地断定童子寺石窟的开凿年代。2014年7月底,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魏文斌、丁得天和民乐县文物局、博物馆等一行对童子寺石窟进行了系统的编号、拍摄,对今后研究童子寺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基础的资料,内容总录已完成,即将发表在2016年《敦煌研究》6月第三期。丁得天博士多次来到童子石窟对一些细节进行观察研究,以致于把眼镜遗落在了洞窟内寻找多次没能找到。当然这五层之多的壁画如何恢复,这是一个巨大的学术课题,期待更多地专家学者投入到童子石窟研究中。目前民乐县已进一步加强了童子寺的保护力度还有许多的学术机构、专家学者慕名来童子寺石窟,对石窟的保护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http://s8/mw690/001lEYJrzy74c1BgxCf77&690

图片来自网络


三、童子寺与觉尘

    http://s6/mw690/001lEYJrzy74c1Fj9Y185&690

童子寺住持释觉尘

说到童子,不能不提现任的住持释觉尘。释觉尘,俗名单芳德,19621015日出生于甘肃省民乐县洪水镇单庄村一户农民家庭,父亲忠厚善良,刻苦勤俭,传家有道,是当地有名的大善人。母亲贤淑慈祥,为人厚道,乐善好施,人称王菩萨。 他从小受父母的熏陶,正直和善,聪明好学。小学毕业后,因父母双亡,家庭贫困,就归田入农。在家乡人眼里法师吃苦耐劳,处事公道 。家乡有位老校长人称善知识,看他长大,独身一人,无人照顾,说他有慈心善缘,是个修禅悟道的好苗子,与其在家孤独,不如出家修行。试问他愿不愿意出家,谁知他毫不犹豫一口应允。信念坚定的他,于1982年新春过后,徒步来到山丹大佛寺,拜师“上本下痴”大和尚门下,从此开始了苦僧生涯。1998年2月,礼莲花生大师传授密法,融贯禅、密、净为一体,因人利纯而施教,被佛教界尊为名僧。1998年3月,应民乐县童子寺四众弟子恳请,他不忘家乡之情,回到童子寺,由县宗教局聘为该寺住持,历经十七年。他白手起家,在残破坍塌的山崖畔,建成了净宗道场。天有不测风云,辛辛苦苦建成的殿宇,2003年10月25日民乐地震寺院毁于一旦。但他从不气馁,决心又在瓦砾的废墟上重建寺庙。经他千辛万苦,东奔西走,历经12年,建起了占地百亩,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两侧罗汉堂、地藏殿、观音殿、钟鼓楼、念佛堂、寮房、天王殿、山门、禅房为对称的清雅亮丽,雄伟壮观的童子寺,整个建筑布局合理,佛像威严的弘法道场。由于觉尘住持重修寺院,对保护石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前来研究考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方便。2016年农历二月初八,童子寺举行了隆重的落成仪式,周边信众2万多前来参加。

 

四、与童子寺有关的诗文

 

游童子寺怀古1

 

清代  曹清

 

每遇名山爱眺游,山峦尽处又山头。

僧除花径清如许②,莺啭林荫碧玉流③。

直竖云梯三四丈,深开石洞几千秋。

修真道士今何在④?窈窕窟中遗像留⑤。

【注释】

①童子寺为石窟建筑群落,位于民乐县城东10公里处。洞窟依托翟寨子东山,前临童子坝河,座东向西,分南北窟两部,初建于北凉,以后历代都有增建。元代,童子寺是藏传佛教(喇嘛教,又称黄教)活动地点,及至清代又是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因地震及人为灾难,遭到严重破坏。如今童子寺又陆续进行了修建,物与时兴,景象壮观。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②清如许:这样幽静干净。宋·朱熹诗:“问渠那得清如许。”

③碧玉流:林荫深处有童子坝河流过。

④修真道士:道教信徒遵守道教经典、规戒刻苦清修的人,为全真道士。修行为修真。

⑤窈窕洞窟有王道士肖像。

游童子寺1

 

清代  曹清

 

簇簇奇峰列画屏②,万木遥拱佛龛青③。

地因太险人罕到,洞可留仙石觉云④。

树里晚风催霁色,山间斜月冷烟汀。

牧童归向远村去,一路清歌入耳听。

 

 

【题解】此诗描绘童子寺的外部景观,包括奇峰、碧树、晚风、斜月、清歌、流云等,作者以生动鲜明的形象,赞美了自己的家乡,为读者勾勒出一副和平宁静、充满生机、人民安居乐业的动人画面。

【注释】

①童子寺:石窟,位于民乐县城东10公里翟寨子东山,石窟凿于砾石构成的崖壁上,前临童子坝河,座东向西,分南北两洞,有1—3号洞,为北凉至明清以来所建,乃藏传佛教活动地点。

②奇峰,指东山。

③佛龛,龛音kan,供佛像的小阁子。

④留仙:传说中的王道士。

童子寺

 

当代  王梦洲

 

石窟龙山肚里巢,

人传求子太逍遥。

丝绸一脉东西路,

壁画五重南北朝。

临水洞龛荡云气,

入岩甬道绝尘嚣。

半湾童子波光耀,

悬壁斑斓胜玉雕。

注:童子寺石窟开凿于民乐龙山山脉之中。童子寺处于丝绸之路南线入河西走廊之要道,其洞窟艺术与敦煌莫高窟一脉相承。窟创建于南北朝时期,后历代几经修缮,其洞窟壁画相叠已厚达五层之多。童子寺畔有童子河。

 

Power by YOZOSOF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