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吊“血染黄溪”地,瞻仰苏维埃旧址
----参观茶陵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春盼到秋,终于在秋末冬初的11月,我们一行十一人在金色的阳光下分乘三台小车来到了第二故乡茶陵火田镇八团黄草村。八团位于茶陵东北,离县城46公里。这里地势多高峰,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八团占地116平方公里,东与江西莲花县,北与湖南攸县鸾山、漕泊镇相邻,她是著名的“抬脚踏两省,登高望三县”的边陲山乡;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这里又是全国第一个工农兵政府的管辖地,湘赣红军独一师取得几次大捷的活动区;同时是主力红军北上之后湘赣苏维埃副主席谭余保等革命者坚持在南方开展游击战的坚守地。
我们十余名
同学此行的目的是茶陵最北的红色纪念地---茶陵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八团地处两省三县要地,该地名据说是民国元年承袭都团制,将该地原13个半隶团缩编为八个团,联合成立“团防局”,名为“八团团防局”,八团由此而得名。前几年,茶陵撤乡并镇,八团并入火田镇。火田镇黄草村党支部刘文明书记出来迎接,引领我们参观了这红色纪念地。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轰轰烈烈地在湘赣边区展开,工农红军在“二打”茶陵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其后,红七军和湘东独立师扩大苏区,茶陵的苏区建设达到鼎盛时期。1930年秋,革命形势如火如荼,苏区自东南向西北迅速扩大发展,此时八团成立了黄草乡苏维埃政府。即茶陵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这是茶陵最北的一个苏区。
八团地处茶陵县北部,与江西莲花县湖南攸县接壤,山高林密,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活动区域。1930年10月2日黄草乡苏维埃政府在东黄村后溪“谭家祠堂”正式成立,并召开游行庆祝大会。当晚,游行活动结束,苏维埃政府主席陈福等人连夜在政府研究工作,部署今后的革命活动。凌晨时分,县保安团和七都支队两百多敌军包围偷袭,因区警卫连已外出执行任务,陈福带领留守的战士与之血战,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分游击队员壮烈牺牲。区团委书记陈新在与敌人肉搏中牺牲,区委书记陈福被捕,在押送过黄草江桥时,他乘敌不备,踢翻两名敌军跳江壮烈牺牲。这次袭击仅少部分队员突围后撤往江西莲花。据目击者讲,此次区委区政府被敌偷袭,牺牲105人,伤22人,这是八团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惨杀案,黄草苏区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黄草江溪流,史称“血染黄溪”。八团红色政权尽管存在的时间短,却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一直由当地人民群众维护。1969年元月还安排了十多名湘潭知识青年在此居住,应该是又一次的红色传承。
为了缅怀先烈,启迪后人,弘扬茶乡文化,2019年政府投资近150万元对旧址进行保护性修缮,将这里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地,让黄草苏维埃政府的故事流传千古,代代相承!
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今天的黄草,已是旧貌换新颜,展眼四望,青山绿水,梯田环绕,鸟语花香,是典型的美丽乡村。路、电、水、网村村通,村支两委带领全村迈入小康。走进乡村,家家户户盖新房,公路修到住户旁,家家都有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汽车早已进入寻常农户家。
黄草村有村民930人245户。黄草红色纪念地除了有乡区苏维埃旧址,附近还有红军桥、红军洞、红军坪和新四军留守处等革命遗址;黄草还有历经沧桑流传古今的许多传说和神话:龙的传说、神仙驾石、
龙凤仙居等故事耐人寻味;黄草的自然风景得天独厚,层峰叠峦、古树参天、飞瀑垂练、动物出没,是旅游爱好者们所青睐的“香格里拉”;黄草保持着原生态的环境,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美丽星空、群山巍峨,是摄影爱好者者取景练镜的天堂;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村委班子带领大家,战天斗地改变旧面貌,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整体脱贫致富,涌现了许多可钦可点的动人事迹。来这里,你可以阅读到黄草历经沧桑而流传下来的红色文化,了解这里的浑厚历史,从中感受湖湘文化和茶乡文化的精髓,从而找到传承的奥秘,兴盛的规律,前进的动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