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这趟“浑水”——从会当凌绝顶开始

标签:
分众传媒中概股浑水江南春财经 |
分类: 管理观察★我的视界 |
浑水一篇卖空报告导致分众传媒股价应声暴跌近40%。浑水质疑分众LCD数量,高价收购,以及内部获利,均已被分众反驳,股价也随之回升。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分众的起家与现在,是很有意思并值得探讨的案例。
江南春带领分众传媒在2005年到2007年三年之间创造了由6.6亿美元到60亿美元,9倍市值增长的故事。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结果,并赋予了诸如蓝海等一系列可以天花乱坠的概念。但是究其实质,我们却发现其背后驱动因素:
1、通过复制“并购—垄断细分市场—掌握定价权”的整合手法,市场化操作取得细分市场垄断地位,并通过整合获得超额收益。
2、通过复制“并购—并表—高毛利新增长”来博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分众传媒的兼并收购之路:会当凌绝顶
分众2005年7月抢先在纳斯达克上市,随后陆续以“现金+股票”的方式收购主要竞争对手框架传媒、聚众传媒、玺诚传媒,获得楼宇、电梯、卖场视频广告细分市场的垄断,在而在医疗视频广告市场,分众则通过资产交换,促成这一市场的垄断,之后经过一系列的资产整合和价格调整,获取垄断利润,使得分众收入连续保持100%增长,盈利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我们再以电梯广告这一分众传媒起家的业务来看:
第一步 收购:
分众传媒上市之后,首先于2005年10月以1.83亿美元(3960万美元现金、1.43亿美元股票)的代价收购框架传媒,成为电梯广告的老大。
2006年1月,收购E-Times、Skyvantage广告公司,巩固在深圳、广州的电梯广告市场;
6月,收购Pinone广告公司,获得上海市场将近3000个电梯广告位;打包收购南京、苏州、常州、武汉、大连、沈阳的相关公司,获得了2.2万个电梯广告位;相关数据显示分众旗下公寓电梯联播网可出售广告位从2006年第一季度的7.4万个增长至2007年第一季度的12.4万个,市场份额超过90%。
分众对电梯广告市场的整合,特别是对框架传媒的收购,不仅获得了细分市场的垄断收益,也使得原先分众、聚众和框架传媒之间的微妙平衡被打破,间接促成分众与聚众成功合并,
分众4.02亿美元(9400万美元现金、3.08亿美元股票)收购聚众,合并完成之后分众视频广告覆盖中国近75个城市,3万多栋楼宇,共计6万个显示屏,市场占有率高达96.5%。
第二步 整合提价
在获取了垄断地位后,分众也获取了广告定价权,接下来开始了整合提价的过程,将电梯广告价格稳步提高,合并完成后数月,分众即宣布将从2006年7月1日提高楼宇广告价格,其中A套30秒时长刊例价调整为21.8万元/周,B套30秒时长刊例价调整为28.8万元/周,平均上涨10%以上。
而由于恶性竞争的影响消除,楼宇租金保持稳定,挖角局面不仅停止,合并完成后还一次性裁员15%。
同时,我们注意到分众和聚众的原有资产通过互补调整,获得了新的广告客户:
如合并前分众和聚众都在高尔夫球场开设视频广告,但由于均存在覆盖面割裂的情况,无法吸引到奥迪、宝马等大客户,而合并后分众在高尔夫球场的覆盖率超过70%,马上获得奥迪A8的广告投放。
原有资产也得到整合,其中写字楼和公寓楼资产整合成商务白领联播网,宾馆、机场巴士、机场资产整合成为商旅联播网,KTV酒吧、购物中心等资产整合为时尚联播网,不仅增加了覆盖面,而且市场细分利于针对性广告投放。
第三步 获取垄断收益
分众的楼宇广告重新进入快速增长期。2005年第三季度收入为1730万美元,到2006年第三季度增长到3850万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00%,而2007年第三季度达到6460万美元,相对2005年第三季度增长接近300%。而且,楼宇广告的毛利率也从60%回升至65%的水平,并一度高达70%。
分众通过一次次的收购,逐渐构建起了多元化广告业务帝国。而此本市场对此追捧有加:在下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分众收购的初期,股价应声大涨,而到了分众收购的后期,已经逐步趋缓。
江南春的“老大帝国梦”:
中国商人往往都有帝国梦。江南春一口气接连不断地收购也是为了打造自己理想中的新媒体帝国:覆盖用户群生活轨迹的生活圈媒体群。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媒体后,互联网广告,手机广告,线上线下地不断攻城掠地其实也在掩盖江南春对业务风险的担忧,希望能够借多元化的广告业务来分散风险。但是金融危机之时,后来收购的一些业务反倒成为了拖累,因为他依然无法避免整个广告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痛定思痛之后,江南春出山后的转型,回归主营核心业务,这是教训也是出路。江南春至少是有激情并且极其精明的商人,这无关社会责任或其他,所以他会做被央视批评的无线业务,他也会及时的断臂自保。江南春很能说,或者说是很率真,或者说是很有亲和力。以至于在人群中不开口,你很可能认不出这是江南春,而你不大会分辨不出李彦宏。江南春自己打趣,“我长得是一张诚实的脸,有些业务好开展。李彦宏就不行,太漂亮了。”
最后以一句话送给分众传媒:看清了边界,故意限制自己的成长,未必不是一条通向伟大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