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静祥和,缓解那神秘的负担

(2007-11-20 21:22:15)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人文/历史

大学

中国人的精神

最近翻看陈丹青先生《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关于大学教育陈先生狠又几分意见。也提及熊丙奇所著,揭露大学的体制迷墙和种种弊端。去年陈先生应邀来我校作讲演,主题是纪念鲁迅先生,待看到《退步集续编》中收录的此文,想起那年那时的景象。至于熊先生,虽然同校,却不曾见过,只见过刚入校时某院长手持两本书,记得了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想到也已经是教授了。

一晃又是一岁。虚度也是一年。

其实,我也在想,到底什么是大学?大学可以带来什么?

许多人都会引用一句话,是梅先生所说,“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有时候不好想象,从五四前后到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在课堂上是会相互批评同事的。胡博士和冯先生互相的不服气,辜鸿铭特立独行的维护着自己“老大中华”的命脉。甚至在学生,杨振宁在和同学探讨到爱因斯坦的最新论文时,是会说,“没有什么新发现,不是老糊涂了吧。”
人说,“起于怀疑,终于信仰”。为什么会有宗教的产生,因为人们对神秘世界的不解太多,而需要给自己的心减轻压力,需求一个港湾。有哪些人是可以不需要“宗教”或者说减轻对宗教需要感?我觉得辜鸿铭有段话说的好,“艺术和诗歌让艺术家和诗人看到了宇宙的美和秩序;哲学让哲学家看到宇宙的条理和秩序;科学让科学家看到宇宙的规律和秩序,这样也就减轻了神秘加给他们的负担。”

我们的大学的作用呢?

我们的大学不是培养艺术家和诗人,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摇篮么?即使不可能让每一个学子都成为大家,但是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塌实的学生,在艺术或诗歌,在哲学和科学的领域多走几步,让它们减轻神秘所加给的负担。

这神秘的负担是什么?

引用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

“让神秘的重负,

让整个难以了解的世界给予的沉重恼人的负担,

得到缓解——在宁静祥和的心态下”

还是辜鸿铭,在他《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注曰,“宁静祥和的心态让我们看清了万物的生命:这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性,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

我们的大学的精神,宁静祥和的大学的精神,就是培养中国人的精神,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

只是精神在何处?

早已断了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