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90后 |
以十年为界限去区分一个群体未尝不可,只是历史长河中又哪里记得住一个十年。80後作家,80後CEO,甚至80後小偷也赫然出现在媒体的曝光处的时候,X0後已经泛滥了,不是“XO”。于是富有新题材的90後杀出了阵线,扛起了大旗,只是这大旗依旧只是一面炒作的旗。可远观,可华丽,却不实在。
不可否认,90年代的十年间,历史巨变,但是对90後出生的孩子来说,也只能是潜移默化,就像纪念八十年代人们在说北岛,崔健,却没说韩寒,郭敬明,90年代就是王朔,五代导演们。一个十年纪念的是那个年代成熟的人,就好比韩寒大约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头个十年里留名了。
但是并不是说90後没有意义。我们看看90後那些少男少女们被人们所渲染的特征,叛逆,自由,时尚,写火星文,吃奶片,听ipod。现象本身的意义就在于现象背后。其实,说到底还是渴望话语权,但是在这些孩子心里的话语权依然是得到主流成人社会的认可,自己价值观的被接受。说到底,是因为主流社会长期以来以自己的标准看年轻年少一代所产生的不平衡。并不涉及“抗争”,甚至不能说是“叛逆”。真正的叛逆像老王,直接是把传统给解构了,一时间连央视主持人说话都是那个味。
90後的这些孩子,其实正是纯真的年龄。对社会的认识,对人与人的认识完全基于他们那双孩童的眼睛,没有掺杂杂质。为什么这些年轻的少男少女“作家”的作品能畅销,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可能很单纯但是却很本质的美好世界。阴暗不是他们能承受,也不是他们这个年龄应该去承受的东西。
陈丹青说,他画的最好的画是十几岁的时候一天一幅临摹达芬奇。以至于后来的《西藏组画》也受那时候的影响。有人说,孩子的微笑是上帝的微笑。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上帝愿意创造的世界。
但是并不是说90後没有意义。我们看看90後那些少男少女们被人们所渲染的特征,叛逆,自由,时尚,写火星文,吃奶片,听ipod。现象本身的意义就在于现象背后。其实,说到底还是渴望话语权,但是在这些孩子心里的话语权依然是得到主流成人社会的认可,自己价值观的被接受。说到底,是因为主流社会长期以来以自己的标准看年轻年少一代所产生的不平衡。并不涉及“抗争”,甚至不能说是“叛逆”。真正的叛逆像老王,直接是把传统给解构了,一时间连央视主持人说话都是那个味。
90後的这些孩子,其实正是纯真的年龄。对社会的认识,对人与人的认识完全基于他们那双孩童的眼睛,没有掺杂杂质。为什么这些年轻的少男少女“作家”的作品能畅销,因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可能很单纯但是却很本质的美好世界。阴暗不是他们能承受,也不是他们这个年龄应该去承受的东西。
陈丹青说,他画的最好的画是十几岁的时候一天一幅临摹达芬奇。以至于后来的《西藏组画》也受那时候的影响。有人说,孩子的微笑是上帝的微笑。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上帝愿意创造的世界。
一直一来强调减负,究竟减什么,不是简单的书包的重量。原本应该纯真的青春,请不要用太多的灯光去照射,因为他们需要的是阳光。
前一篇:记忆中的白发苏州
后一篇:返校,有多少浪子欲重来<br>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