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南怀瑾金刚经 |
分类: 天一书话 |
夏日炎热,易上火,不幸,近日火气上攻,尽管居于空调室内,依然难挡牙疼之酸。周小姐说,吃些盐水可好。盐可真是好东西,只是不知北方的盐好还是南方?
昨日开始翻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南师说,金刚经要义就在三个字,善护念,是为金刚眼。
俺妄识,试着也来瞎说一下。善护念,也就是说要好好地护持自己的心念。一呼一吸为一念,一念有八万四千烦恼。但是护持念,并不意味着去追逐这个念头。念头是随生随息的,要去追逐一个念头,并让他留下,并不现实,如果现实,也很伤神。所谓,伤春悲秋偶尔怡情,时常伤身。世间万物都在瞬息万变,静止的世界里意味着不前,意味着生命的冷冻,却不见得有复苏。
《金刚经》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此心”。禅宗说,不住即是住,住即是不住。从前一直类似的话语觉得好笑,经典的笑话就是那个和尚打是不打,不打是打。笑过算过,没有想过。其实,降伏心就是说能够安定此心,佛家修行讲究入定,就是心要能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善护念也就是要定心。但是心定在哪?此心何住?念消失了,心也就定了。可能很奇怪,可能很矛盾,为什么一面说要护念,一面又要消念。
打个比方,比如红楼里,黛玉闻宝玉中蛊惑,念佛保佑,薛宝钗就开玩笑道:阿弥陀佛,如来佛真忙,不光要忙着讲经,还要忙林姑娘的婚事。从这里看,黛玉反复诵念其实就是在护念,因为她此刻有一个念头,是宝玉好,二个念头是念佛。虽然是两念,但是本念唯一。本念唯一的时候就是无杂念,无杂念其实就是消念。你可以说她生念,但也不妨理解为灭念。这就是有一宗就专教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缘故了。
于是想起俺的牙疼来,善护念善护念哉。
昨日开始翻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南师说,金刚经要义就在三个字,善护念,是为金刚眼。
俺妄识,试着也来瞎说一下。善护念,也就是说要好好地护持自己的心念。一呼一吸为一念,一念有八万四千烦恼。但是护持念,并不意味着去追逐这个念头。念头是随生随息的,要去追逐一个念头,并让他留下,并不现实,如果现实,也很伤神。所谓,伤春悲秋偶尔怡情,时常伤身。世间万物都在瞬息万变,静止的世界里意味着不前,意味着生命的冷冻,却不见得有复苏。
《金刚经》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此心”。禅宗说,不住即是住,住即是不住。从前一直类似的话语觉得好笑,经典的笑话就是那个和尚打是不打,不打是打。笑过算过,没有想过。其实,降伏心就是说能够安定此心,佛家修行讲究入定,就是心要能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善护念也就是要定心。但是心定在哪?此心何住?念消失了,心也就定了。可能很奇怪,可能很矛盾,为什么一面说要护念,一面又要消念。
打个比方,比如红楼里,黛玉闻宝玉中蛊惑,念佛保佑,薛宝钗就开玩笑道:阿弥陀佛,如来佛真忙,不光要忙着讲经,还要忙林姑娘的婚事。从这里看,黛玉反复诵念其实就是在护念,因为她此刻有一个念头,是宝玉好,二个念头是念佛。虽然是两念,但是本念唯一。本念唯一的时候就是无杂念,无杂念其实就是消念。你可以说她生念,但也不妨理解为灭念。这就是有一宗就专教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缘故了。
于是想起俺的牙疼来,善护念善护念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