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陆小曼徐志摩 |
分类: 名士风流 |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近你,
好象你的双眼,已经飞离去,
如同一个吻,封铅了你的嘴,
遥远而且哀伤。”
回家的路上,偶尔听到《分手在那个秋天》,原本不惊的内心起了些许波澜。似曾相识的旋律和节奏,简洁但诚挚的词句,让我不住地在搜索,在搜索一个,隐隐约约却又恨不得呼之欲出的名字。
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近你,
好象你的双眼,已经飞离去,
如同一个吻,封铅了你的嘴,
遥远而且哀伤。”
回家的路上,偶尔听到《分手在那个秋天》,原本不惊的内心起了些许波澜。似曾相识的旋律和节奏,简洁但诚挚的词句,让我不住地在搜索,在搜索一个,隐隐约约却又恨不得呼之欲出的名字。
是了,是陆小曼,这位民国名媛,绝代佳人。
陆小曼是大家闺秀,父亲陆定曾任赋税司长,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办人。从小被视为掌上明珠的这个女孩自然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精通英法文字,18岁的她就已经非常胜任北洋政府外交部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而在北洋政府常常举办的交际舞会上,跳舞能手的陆小曼的绰约风姿是绚烂而吸引万众目光的。胡适曾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风景,如果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子成为了风景之后,她的命运是能说幸还是不幸呢?
风景,如果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子成为了风景之后,她的命运是能说幸还是不幸呢?
不可能再象普通人那样的爱和恨,不可能再想普通人那样的自由自在。如果说,陆小曼能够顺应地生存,去体验那样的生存哲学,她应该不会在自己的生命中经历那样大的波折,可是,如果那样,她就不是陆小曼,也不会为后人所惦记了。可这,偏偏是她的性格所致,一个任性,真我的女子,而这,是她从小就受到的宠爱滋养的。
陆小曼嫁给了少年有成的王赓,在西点军校和艾森豪威尔同学的青年才俊。可是,想而可知的是,攻读军事的王赓很难给陆小曼她所希望的浪漫和温柔,诙谐和热烈。尽管以陆小曼的风采,可能是任何一个男人去愿意去呵护,去宠爱,甚至去迁就,去忍耐的,但是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给她她所想要的感觉,一种可能早已幻想过千万遍的感觉,一种可以打动一个任性而傲慢的有着倾城之貌的女子的感觉。
平平淡淡不会是她所乐意。
于是,一个人出现了。徐志摩,一个正在寻求诗情的迸发的,风华正茂的,诗人。虽然陆小曼不是诗人,但是她这样的女子是向往诗意人生的,而徐志摩,一生都在诗意和“失意”中来回的奔波,某种程度上,他的诗意和失意像是孪生兄弟,前后脚的会赶来。
遇见陆小曼,这位“不管天高地厚,人死我亡,势非至于将全宇宙都烧成赤地”的诗人,终于从林徽因嫁给梁思成的悲伤中解脱了出来,把他满腔的热情重新燃成了熊熊烈火,融化了冷冷的陆小曼的心。尽管徐志摩总要偷偷贿赂身处侯门的陆小曼家的门卫才能相见,尽管这地下的恋情也被满城风雨地斥责。可他们喊出的真爱无罪的口号实在是进步,进步地可以震撼人的心灵。徐志摩“今天捱过好不容易,直到十一点半你的信才来,阿弥陀佛,我上天了。”看到这样的《爱眉小札》,陆小曼是不是也要上天了呢?
不管怎样,两人还是走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胡适在婚礼上斥责两人无耻,于是就有了梁启超,林徽因的公公作为证婚人的绝无仅有的证婚词:“徐志摩,陆小曼,你们都是离过婚,又重结婚的,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我送你们一句话,祝这是你们最后一次结婚。”
结婚,不少人眼中爱情的坟墓。当两个人真的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事实并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不是可以象想像的那样浪漫和单纯。尽管最初可以被爱情的火热吹起周围的空气的上升,形成一个巨大的球状的保护层,但是时间久了,冷了,现实的残酷必将出现。即便是徐志摩这样火热的人,也禁不住陆小曼的奢华。只能不断的奔波兼课,甚至转手自己的收藏。可是陆小曼已经是夜上海的中心人物,上海的染缸的巨大效力是永远不能被忽略的,任何一个不信的人都会感受到那不能自拔的魔力。
徐志摩,曾经到国外,曾经到北方,为的只是避开现实的烦劳。而陆小曼是不能体谅他的,因为她的任性。每天早上一束新鲜的玫瑰是不能长久的。终于,在那个深秋,1931年的11月,陆小曼和刚从北京飞回的徐志摩争吵,抓起为治疗心口疼而染上烟瘾的烟枪扔向了徐志摩,而这一次,徐志摩彻底的绝望。转身离去。而这次离别,竟然成为了永别。如果知道这样的结局,陆小曼是千万的不愿意的,可是她不能预知,没有人能够预知。一代才子,就这样和失事的飞机一起飞向了天堂,用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告别了他的传奇。据说,那天,他是为了赶去听林徽因的一场讲座。看来,这个时候能够给他最后慰藉的人就是她了。
“分手在那个秋天。
结婚,不少人眼中爱情的坟墓。当两个人真的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现事实并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不是可以象想像的那样浪漫和单纯。尽管最初可以被爱情的火热吹起周围的空气的上升,形成一个巨大的球状的保护层,但是时间久了,冷了,现实的残酷必将出现。即便是徐志摩这样火热的人,也禁不住陆小曼的奢华。只能不断的奔波兼课,甚至转手自己的收藏。可是陆小曼已经是夜上海的中心人物,上海的染缸的巨大效力是永远不能被忽略的,任何一个不信的人都会感受到那不能自拔的魔力。
徐志摩,曾经到国外,曾经到北方,为的只是避开现实的烦劳。而陆小曼是不能体谅他的,因为她的任性。每天早上一束新鲜的玫瑰是不能长久的。终于,在那个深秋,1931年的11月,陆小曼和刚从北京飞回的徐志摩争吵,抓起为治疗心口疼而染上烟瘾的烟枪扔向了徐志摩,而这一次,徐志摩彻底的绝望。转身离去。而这次离别,竟然成为了永别。如果知道这样的结局,陆小曼是千万的不愿意的,可是她不能预知,没有人能够预知。一代才子,就这样和失事的飞机一起飞向了天堂,用最不可思议的方式告别了他的传奇。据说,那天,他是为了赶去听林徽因的一场讲座。看来,这个时候能够给他最后慰藉的人就是她了。
“分手在那个秋天。
秋天用灰色代言,
是你随手丢弃的,
我无法兑换明天,
不能再回到从前,
那个萧瑟的秋天。”
这个时候,一切的美丽的幻想变成了残酷的现实,在人们的非议和苛责下的陆小曼终于忍不住哭了,是痛哭,她在哭徐志摩,在哭自己,在哭自己的任性,在哭自己的命运给。我想,任何一个读过《哭摩》的人,都不能不为之而动容。
这个时候,一切的美丽的幻想变成了残酷的现实,在人们的非议和苛责下的陆小曼终于忍不住哭了,是痛哭,她在哭徐志摩,在哭自己,在哭自己的任性,在哭自己的命运给。我想,任何一个读过《哭摩》的人,都不能不为之而动容。
“摩!大大!求你显一显灵吧,你难道忍心真的从此不再同我说一句话了么?不要这样的苛酷了吧!你看,我这孤单一人影从此怎样的去撞这艰难的世界?难道你看了不心痛么?你爱我的心还存在么?你为什么不响?大!你真的不响了么?
”
可是哭已经挽回不了任何。这年她才29岁。
仿佛一夜之间,这个任性的女孩长大了,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女子,她开始整理徐志摩的作品,开始为出版而奔波,开始把她的才华应用于绘画,开始不再埋没自己的天赋。
仿佛一夜之间,这个任性的女孩长大了,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女子,她开始整理徐志摩的作品,开始为出版而奔波,开始把她的才华应用于绘画,开始不再埋没自己的天赋。
但是,她不再施粉黛,不再穿华服。
但是,外表的不再光鲜却不能掩藏她内心的坚强和散发的幽香。
这时候,真的应验了她的笔名“冷香人”。
所有的变化都在那个秋天,那个萧瑟的秋天,你的爱随风飘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