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孟子权威文化 |
分类: 天一书话 |
最近翻《中国辨伪史要略》,说到墨,儒,道三家的托古,其实托的都是自己心中的“古”,换句话说,也就是各自把自己的观点加在了古人的身上。其中,孟子的托古更显得有意味,倒底儒家亚圣的地位,莫非撒了谎?
如,孔子曾说管仲“如其仁,如其仁”。但到孟子,就不以为然了。齐宣王问他“桓、文之事”,他当面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贵为亚圣,当然不可能对《论语》中的字字句句漏过,这样的表现只能解释为撒谎。目的呢?孟子主王道,管仲并未使得齐桓升为王,这就不能使孟子高看了。所以,他紧接着说的“无已,则王乎!”这便是孟子之心,王道至尊了。
还有些孟子平时随口讲出的一些话,如“王者之迹息而《诗》作,《诗》亡然后《春秋》作。”但明显的有“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小雅》,总不至于说,“诗人知其必灭周吧。”
文中有不少例证,不赘列举。
孟老先生托古也好,好古也好,本无可厚非。在他所处的时代里,已有孔子奠定了“古”为圣贤的基础,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靠上棵大树,怎能乘凉?就算退步说,把这理解为孟老夫子的个人思想精神的寄托,那就更不能说三道四了吧。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因为孟老夫子自身的权威地位,就使得无数的后来人又以他为根本,认为孟子,圣人所说必真,这又是多少人走了一辈子的弯路到头来还是一弯到底,以为自己认识到了,结果南辕北辙了一把。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肺腑之言。毕竟他老人家也是一“坑人”的主。
后人之所以被“骗”,不是因为他是孟子而被骗,而是因为他是亚圣而被骗。骗人的不是“人”,而是“人”的头衔和地位。多可怕。多聪明的人居然要被人添加出来的附加物给骗,多可悲。
到现在的社会,可以说历代的社会,盲目听信权威的代价不小,但是不能杜绝,可以想见,未来必然还会继续。到今天这么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不单是权威可以骗人,就算是草根,万众一心地拾了一把柴,你说这火是高还是不高。不说草根,说学者,现在许多学者不能说就一定是权威。但是在媒体上一广而告之了,你听还是不听。不是你的问题,在大众给了高评价,喜欢之后,你听还是不听。随大流了吧。不随大流,你说,我要批判,批判得有根据吧,无根无据的,不是笑掉别人大牙么?那你就得听,还得琢磨。那好,你还是听了。结果就是继续走红。
当然走红就有人眼红,红着眼出来站在很高很高的立场上,呼吁大家看真正的古人怎么说。那好,古人怎么说?汉以前的东西,秦始皇烧了一把,汉武帝禁了一把,再来个刘歆大人修订一把,好了,早篡改的变了味了。再看陈寿,好像你给他钱他就说好的,所谓生财有道。古人就真可信?
哎呀,好古之风不可无,可有几级乎?
如,孔子曾说管仲“如其仁,如其仁”。但到孟子,就不以为然了。齐宣王问他“桓、文之事”,他当面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孟子贵为亚圣,当然不可能对《论语》中的字字句句漏过,这样的表现只能解释为撒谎。目的呢?孟子主王道,管仲并未使得齐桓升为王,这就不能使孟子高看了。所以,他紧接着说的“无已,则王乎!”这便是孟子之心,王道至尊了。
还有些孟子平时随口讲出的一些话,如“王者之迹息而《诗》作,《诗》亡然后《春秋》作。”但明显的有“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小雅》,总不至于说,“诗人知其必灭周吧。”
文中有不少例证,不赘列举。
孟老先生托古也好,好古也好,本无可厚非。在他所处的时代里,已有孔子奠定了“古”为圣贤的基础,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靠上棵大树,怎能乘凉?就算退步说,把这理解为孟老夫子的个人思想精神的寄托,那就更不能说三道四了吧。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因为孟老夫子自身的权威地位,就使得无数的后来人又以他为根本,认为孟子,圣人所说必真,这又是多少人走了一辈子的弯路到头来还是一弯到底,以为自己认识到了,结果南辕北辙了一把。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肺腑之言。毕竟他老人家也是一“坑人”的主。
后人之所以被“骗”,不是因为他是孟子而被骗,而是因为他是亚圣而被骗。骗人的不是“人”,而是“人”的头衔和地位。多可怕。多聪明的人居然要被人添加出来的附加物给骗,多可悲。
到现在的社会,可以说历代的社会,盲目听信权威的代价不小,但是不能杜绝,可以想见,未来必然还会继续。到今天这么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不单是权威可以骗人,就算是草根,万众一心地拾了一把柴,你说这火是高还是不高。不说草根,说学者,现在许多学者不能说就一定是权威。但是在媒体上一广而告之了,你听还是不听。不是你的问题,在大众给了高评价,喜欢之后,你听还是不听。随大流了吧。不随大流,你说,我要批判,批判得有根据吧,无根无据的,不是笑掉别人大牙么?那你就得听,还得琢磨。那好,你还是听了。结果就是继续走红。
当然走红就有人眼红,红着眼出来站在很高很高的立场上,呼吁大家看真正的古人怎么说。那好,古人怎么说?汉以前的东西,秦始皇烧了一把,汉武帝禁了一把,再来个刘歆大人修订一把,好了,早篡改的变了味了。再看陈寿,好像你给他钱他就说好的,所谓生财有道。古人就真可信?
哎呀,好古之风不可无,可有几级乎?
前一篇:母亲节,温习母亲的爱
后一篇:红颜胜人多薄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