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一个星期了,今天第一次出门,就遇到19度的天气,昨天才立春,这春天是不是来的太快?
下午到S电视台E广角栏目报道,L制片安排我跟着L记者,L记者说有事叫我。初来乍到,于是乎,就这么坐着看报刊坐到有点头晕。心下一惊,前几日此时刻还在大被安眠,如今精神还缓不过来,虽说是无事,也不可呈一副懒洋洋状。便据梁漱溟老先生曾提到的“静坐”来“静坐”。不能静而强为静,心忖修为太浅。不过梁老先生说他也仅一次有过“一念不起”的全空状态。我自然是连要旨也不曾掌握的。
既然静不下,那就把眼睛放的亮一些。开始注意着周围人们的情况。都在忙碌着,不是键盘的声音就是电话的声音,整个楼层,或者说整个大楼都是透明的,坐在这边的人绝对看的到那边的人在喝水,楼下的人也一定看得到楼上有人捡了支笔。不是很清楚全透明的模式的目的是什么?可能为了节约时间,如果想找哪位,直接瞄一眼就可以确定自己用不用亲自过去了,倒也好。不过是不是在一种完全暴露的情况下会引起不适和效率的下降呢?大概习惯了也就好了。不过有一点,至少比较安全,万一有个小蟊贼,肯定逃不走,其实进来也难。
反正就在那坐了大概3个小时不到,偶尔起来走走看看。基本是闲适的,因为L老师在下稿件,不便打扰。我就想着,其实权当磨砺一下自己的耐性也好。浮躁的久了,在家里是安闲的,在外面就不容易笃定了。年轻人有血气,很喜欢大刀阔斧,可是也不是有太多的机会让你大鹏展翅,只好收拢一下羽翼,先观察,先思考,看明白了,想明白了,还在不在这起飞也就另说了。象王朔说看导演才华,就看前三部,后面基本就是重复。
5点多,L老师喊我一起去剪片子,抖擞了下精神,到了一个暗暗的房间。是个关于欺诈销售的专题。这回算是知道,剪辑是怎么做了。根据采访后编排过的稿件在一句句把采访对象顺序调整,话语调整。挺麻烦的,而且文字稿也要一审二审,二审大概就是终审了,呵呵如果被“枪毙”,也一定是不能上诉的了吧,我猜是这样。
收工已经七点了。夜色漫漫啊。
打明天起的一段日子里,要过着朝八晚八的生活咯。
我想,在哪里,都能有学到的东西,关键在你是不是带了眼睛和有没有耐性。应该,这几天的经历对下学期的课题展开应该是大有帮助的。
我想,在哪里,都能有学到的东西,关键在你是不是带了眼睛和有没有耐性。应该,这几天的经历对下学期的课题展开应该是大有帮助的。
前一篇:狼与獒的自然制约,对手?朋友?
后一篇:闻其声,难对其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