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苍为何总是不公?(图)

标签:
人文摄影家龚建辉记录文化 |
分类: 日常生活 |
上苍为何总是不公?
龚建辉在创作中
昨天,我的好友、同事龚建辉因患骨癌在北京一家医院截肢了,我不知他截的是哪只腿,但仍让我感到一阵阵疼痛。
建辉是摄影家,湖南“摄影十佳”,中国“摄影百佳”,一只腿截肢,对于他来说,事业的天空就少了一个支撑点,特别是他每年都要到青藏高原去创作的,健全的腿对于他来说其实比生命更重要。
建辉给人印象有些孤傲,在单位上与我有些惺惺相惜。1992年,常德日报社面向全国招考记者,300多人中录取10人,他是益阳地区的,没有本科文凭,完全是凭他的摄影才能破格录取的。面试的那天我们相见了,提起各自的姓名,两双手紧紧相握了,原来我们神交已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不像现在有如此多的媒体,文艺青年要发表作品是相当难的,只要能变成铅字,就是很幸福的事。辽宁有一家卫生系统的报纸名《生活与卫生报》,每隔几天有一期副刊,这么一家小报副刊,都成为文艺青年们“抢占”的阵地。副刊的刊头摄影经常是“龚建辉”的作品,因此我便记住了这个名字,巧的是,有好几次刊头摄影下配的诗歌就是拙作。更巧的是,我们竟同时考进了一家报社当了记者!
进报社后,我和建辉经常合作采访,他摄影,我写作。他的摄影天赋在媒体这个平台上更加显现了,先后有5000余件新闻作品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各级媒体发表,近百件作品获奖;300余件艺术作品入选包括中国第七届国际观摩影展、中国上海第四届、第五届、第七届国际影展在内的权威性影展、影赛,80多件作品荣获金、银、铜奖。曾连续四年获常德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香港摄影》、《湖南画报》、《湖南日报》等媒体曾以专题或专版推介其作品和成长经历。十年前,他开了一家工作室,业务越做越大,我与他虽是同事,却也很难碰面了,偶尔到他的工作室去坐一坐,明显感觉到他有些疲惫,本来他是一个十分活跃的人,最擅长模仿周星驰的笑声,也许生意场上的事让他失去了一些自由,他那让人捧腹的笑声很久没听到了。现在,他截肢了,我在常德默默祝福他坚强乐观地面对一切,虽然截肢了,但只要那双发现美的眼睛还在,灵性未泯,我相信他仍会创作出许多精品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