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姚明评论周碧华杂谈 |
分类: 乱弹天下 |
姚明成国际巨星该感谢哪几人?
姚明无疑是当代中国人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雅虎体育的一个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你很难写一部没有姚明的篮球史。”就是说,中国的篮球史,甚至美国的NBA发展史都无法回避他。那么,这样一个历史性人物,在他成长的路上,哪几人功不可没?
徐为丽三顾茅庐
1980年9月12日,姚明降生上海滩。其父姚志源是前上海男篮主力队员,其母亲方凤娣是前国家女篮队长。姚明小时候并不喜欢篮球,8岁那年的一天,上海市徐汇区少年体校党支部书记徐为丽来到姚家,动员姚明进体校练习篮球,已经退役的父母亲并不同意儿子走他们的路,只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徐为丽磨了半天嘴皮,方凤娣才从强健儿子体魄的角度出发勉强同意他进少年体校。1992年,12岁的姚明小学毕业,面临一次重大选择,按照中国体教分离的教育体制,他要么进体校,当职业运动员;要么升初中读书,放弃从事体育专业。徐为丽在这节骨眼上又到了姚家,但无法说服姚明的母亲,母亲坚决让儿子上初中。但上初中一学期后,姚明的成绩在班上一塌糊涂,徐为丽又上姚家了,对方凤娣说,你儿子属于篮球。方凤娣见成绩差的儿子在班上抬不起头,终于同意姚明继续上体校。徐为丽高兴坏了,还亲自给国家体委写推荐信,说上海徐汇区有一个极有希望的少年,他叫姚明。姚明后来果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试想想,如果没有徐为丽的坚持不懈,姚明最有可能是成为中国身材最高的大学生。
营养专家卫国平制定"姚明计划"
姚明小时候体质很弱,家里条件稍稍改善后,又因吃得太好,他成了个小胖子。小胖子是无法成为体育健将的,上海科研所副研究员卫国平便科学制定了一个“姚明计划”,这个属于机密的计划一是改善姚明的饮食结构,二是补充营养,三是保证姚明的睡眠。卫国平的保险箱里就锁着他亲自配出来的营养配方,计划用五六年时间把姚明培育出符合体育健将要求的身体,但上级领导只给他两年时间,卫国平不断调整计划,姚明16岁时,身高便已达2.17米,体格明显增强,这为以后到美国进行高强度比赛打下了身体基础。
谋士章明基险招助姚明成功赴美
2001年,美国NBA选状元秀,火箭队抽中了中国的姚明。但姚明出国的历程异常艰辛,由于上海俱乐部和中国篮协不放行(当时正值王治郅不回国的风波期),姚明一家几乎绝望,中美两国的律师和经纪人想尽了法子,但直到6月22日,即火箭队将把大门关上的最后一天,姚家还陷在“水深火热”中。就在姚明绝望之时,姚明的远房表哥章明基出险招豪赌,他通知了三十几家媒体记者,说6月22日晚九点,姚明将有一个关于转会的重要宣告。他通知完媒体,马上找到上海男篮俱乐部负责人说,我已经通知媒体了,准备对外宣告,无非两条,一是谈妥了,姚明到美国去;一是没谈妥,姚明不打球了,回家上学。相关责任人必须为姚明结束自己的篮球生涯而负全责。章明基这一招吓坏了负责人,因为当时有传言说上海市某主要领导希望有上海人到国际舞台上去成为上海名片,俱乐部负责人权衡再三,终于答应放行。现在看来,假如那次错过了状元秀,也许就没有了今天的姚明。
范甘迪独宠姚明
姚明到火箭队一两年内,还无法起到核心作用。2003年夏,火箭队换帅,范甘迪走马上任。范帅上任便确立了以姚明为核心的培训战略,要求其他队员尽量将球给姚明,为此,弗朗西斯和莫布里两员大将心里很不服,与主帅争锋相对,还结伴要炒掉范甘迪。最后,弗朗西斯不得不离开火箭队,姚明在范帅的训练体系下,新赛季战绩步步上升。2004年赛季时,火箭队老板花血本引进麦迪,这家伙曾创造35秒内拿下13分的纪录,是火箭队绝对核心。04-05赛季时,麦迪经常以伤为由不出战,造成全队不太团结。范帅却不泄气,以姚明为领袖,树姚明为典范,使姚明在本赛季中大爆发,出战57场,场均22.3分,10.2个篮板,NBA生涯中他首次场均数据达到两双。范帅高度评价说:“我觉得姚明是常规赛中联盟最好的中锋,从这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纪律,看到了坚韧。”应该说,姚明在NBA的价值,就是范帅时期成就的。
趣味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