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华:谁让“黄金大米”变质了?
(2012-12-07 13:19:06)
标签:
时评黄金大米周碧华杂谈 |
分类: 乱弹天下 |
谁让“黄金大米”变质了
纷纷扰扰的湖南“黄金大米风波”终于尘埃落定,原来这是一起不良科研人员一手制造的黑幕!
2008年5月20日至6月23日,美国塔夫茨大学汤光文、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余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荫士安和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王茵等人组成的课题小组,将含“黄金大米”的试验在湖南省衡南县江口镇中心小学实施。试验对象为80名儿童,随机分为3组,其中1组25名儿童于6月2日随午餐每人食用了60克“黄金大米”米饭。
现在据权威调查得知,该项目所用“黄金大米”从境外带入时未经申报批准,违反了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关规定。项目在伦理审批和知情同意告知过程中,刻意隐瞒了试验中使用的是转基因大米,没有向学生家长提供完整的知情同意书,违反了卫生部《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规定以及科研伦理原则,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项目主要当事人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项目实施情况时,隐瞒事实并提供虚假信息,严重违反科研诚信。
当事人虽然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是,拨开这场风波的尘雾,我们看到的是令人惊心的道德沦丧,而且是一批披着“科学”外衣的人士所为!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从而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武器。但是,一个新的课题却摆在了人类面前,那就是科学与伦理总是发生着冲突。
我们反观“黄金大米”事件,这几个“科研人员”显然追求的是自己的“科研成果至上原则”,他们为了共同的目的纠结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以种种欺骗手段,以漠视人的生命为代价进行的所谓“科学实验”,完全是一种反人类行为,是有悖科学伦理原则的。尽管他们的主观动机是为了生产出营养食品,但在不可预知最终结果的情况下拿25个儿童做试验品,是典型的道德沦丧,因为道德沦丧,他们的科研成果“黄金大米”也便彻底变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