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妓究竟是湖南人还是江苏人?(图)

标签:
人文文史平江妓评论周碧华文化 |
分类: 乱弹天下 |
模范妓女平江妓
如今许多官员犯案,多是因为女人牵扯,女人对金钱的贪欲,让许多官员栽倒在石榴裙下,一旦官员落难,这些女人便翻脸不认人了。相比这些倒霉的官员,宋代嘉定年间的某位太守便幸福多了,他遇到了一个知冷暖而又顾全大局的平江妓。
如此好的一个歌妓,却不知她姓甚名谁,只用一个地名来称呼,实在可惜。平江是哪里呢?中国有两处,一处在湖南,一处在江苏苏州。但从平江妓的一首词来分析,她应该是苏州的名妓。
明朝桃源溪所著的《宋人百家小说》中,收录了宋朝周遵道写的《豹隐纪谈》,其中有“嘉定间平江妓送太守词曰‘春色元无主,荷东君、着意看承,等闲分付’。”这样的记载,无独有偶,清人褚人获撰写的《坚瓠集·卷一》中也收录了这首词,《全宋词》等文集中也收录了这首词,看来作品和人都是真实的,赠词的是平江妓,词为《贺新郎·送太守》,全文如下:
春色元无主。荷东君、著意看承,等闲分付。多少无情风与浪,那更蝶欺蜂妒。
算燕雀、眼前无数。纵使檐栊能爱护。到而今、已是成迟暮。芳草碧,遮归路。
看看到得难言处。怕仙郎、轻转旌旗,易歌襦袴。月满西楼弦索静,云蔽昆城阆府。
便恁地、一帆轻举。独倚阑干愁拍碎,惨玉容、泪眼如红雨。去与住,两难诉。
湖南的平江是典型的山区,至今都很落后,在宋代就更不用说了,还属于极度封闭的地方,太守是很难考察那里的,且也不可能坐船去。而词中
“昆城”恰是苏州一带,且苏州是水乡,才会“一帆轻举”。
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词,从词中可以看出,平江妓与太守不是第一次幽会了,“纵使檐栊能爱护。到而今、已是成迟暮”便足以说明,太守对平江妓是关爱有加的,无奈一次次相聚,又不得不一次次离别。
“春色元无主”,“元”即“原”,我如同美丽的春色,原本就不属于哪一个人的,也就是说,平江妓初遇太守时,还是一个没有固定男友的女子, “荷东君、著意看承,等闲分付。”“东君”就是太守,意思是承蒙太守看得起我,小女子我才改变了些命运,比其他女子显得优越一些。
“多少无情风与浪,那更蝶欺蜂妒。”看来,在遇到太守以前,平江妓因为才华出众或貌美,生活得总是不如意,要么遭混混们欺负,要么遭别的妓女妒嫉。“算燕雀、眼前无数。”平江妓是自视清高的,她将一些女子比作燕雀,总是在她面前多嘴多舌,让她不得安宁。“纵使檐栊能爱护”这句令人想象无边,也许太守在第一次宠幸平江妓后,即给当地的小官儿们打了招呼:这是我的红粉,平时得多关照点。可即使是得到了太守的特殊关照与庇护,在太守离开后,她的日子仍然过得不开心。如今太守又要离开了,怎不惆怅,怎不失意?
“到而今、已是成迟暮。芳草碧,遮归路。看看到得难言处。怕仙郎、轻转旌旗,易歌襦袴。”唉,你这一去,又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见,我其实知道你心中也有难言之隐,毕竟你位居要职,也有家室,不可能永远与我缠绵。我真担心你为了我而突然掉回船头,如果真是那样,百姓会怎么看待你呢,而你平时在百姓心中是个正派的太守呀!看看,平江妓这个女子多么重情,既不舍太守,又不愿影响太守的政治前程,那种只得把所有痛苦独自咽下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女子,怎不叫太守引为知己呢?
“月满西楼弦索静,云蔽昆城阆府。便恁地、一帆轻举。 独倚阑干愁拍碎,惨玉容、泪眼如红雨。去与住,两难诉。”月满西楼,平江妓已无心弹琴,愁绪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心头。她独自倚在栏杆上,心随太守去了远方,无尽的思念,星泪点点,一双小手把愁都拍碎了!忧愁本是一种情绪,只可感,不可触摸,但平江妓的愁却像物体一样,可以触摸,直到将它拍碎!多么形象,如此多情又如此善解人意的女子,岂止太守一个人喜爱?
文史乱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