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年轻20岁的聚会(图)
标签:
休闲毕业聚会桃源师范评论周碧华 |
分类: 日常生活 |
让人年轻20岁的聚会
20年是人的一生中的四分之一,可从18岁到38岁之间的20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四分之一。这20年是每个人奋斗、成家立业的时间,人生的风景基本上在这一阶段奠定基石。于是,毕业20年聚会便成了不成文的规定——聚首话当年,回母校,看老师。
前天,是原桃源师范258班毕业20年聚会的日子,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如约而至,有的甚至是在外省旅游时中途赶回来的。该班班主任袁绍成先生在广东汕尾中学教高三,特地请了假在聚会的早晨抵达,又于当晚九时乘火车返回,师生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桃源师范是民主革命先驱宋教仁于百年前创办的,国际知名作家丁玲就毕业于这里,在民国和上世纪五十年代,这所师范享誉全国。258班学生是1989年秋入校,1991年夏毕业,进校时十五六岁,全是各县初中的尖子生,可以这么说,他们大都是受父母之命而读师范的,不然,他们继续读高中的话,一定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所以,那时的师范新生入校,老师们最感压力的就是如何做心理引导,因为很多学生陷入苦闷,踏进中师,意味着从此断了大学梦。但是,师范的自由空气,重音体美教学和语音、三笔字等素质训练,使他们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这些只有在若干年后的工作实践中体现出来。现在,继续从教的学生,都是各校骨干教师,有的甚至是省优老师。改行了的学生,则在其他岗位上出类拔萃。
我在该班毕业那年任教语文课,那时正是我人生第一个低谷期,除了授课,终日将自己关在一间拉上布帘的小房间里,写诗,或蒙头大睡。20年后,语文科代表张晖湘还嗔怪道:“周老师的门总是关着,我每次喊一声报告后,就将作业本轻轻放在门外。”那一年里,我和该班学生少有接触,但毕业后的一些年里,我和他们中的许多位成了好朋友,好兄弟,我比他们长十岁。
聚会报到时,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一下叫出对方名字的,激动得相拥;一下叫不出名字的,直感叹岁月之刀雕刻得太深,变化太大。当天晚餐,特地安排在学校对面沅水中的双洲上,这双洲长约一公里,洲上林木参天,只要是桃源师范毕业的学生,应该都有双洲情结的,因为那时这里就是他们的公园,是他们偷偷约会的地方。四大桌摆放在树下,同学们互相逗趣,互相“检举”当年谁与谁在此约会,当然,老师们是肯定不知道这些的。于是,真实的或打趣的,一对对男女同学相邀敬老师的酒,这样的酒,老师们岂能不喝?清澈的沅水在身旁流淌,将师生们的欢声笑语带向远方。
前天上午九点,一辆大巴将师生们从宾馆拉到桃源师范,这里是学生们求教过三年的地方,我也曾在此度过了八年半的时光。20年前的一个天刚放亮的时刻,也是大巴车将他们拉回各自的故乡,20年后,大巴车再将他们拉回母校时,母校的林荫大道上当年细瘦的樟树已撑起如盖绿荫。下了车,但见校园变化太大,同学们指指点点辨认着当年的教室,在宋教仁铜像前再来一张集体合影。在教室里举行的两个多小时活动中,当同学们从投影仪上看到当年的一些影像资料时,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那时多老土呀,多青涩呀,多纯真呀。同学和老师登台即兴发言,我给同学们送了三个“有”:有一副好身体,有爱,有味。希望他们从现在起就关注自身健康,没有健康,一切都是空的;希望他们一生有爱,无论是甜蜜还是苦涩;希望他们无论是当官经商还是在小学当科任老师,只要觉得手中的活儿干起来有味就行。
随后,师生们去夷望溪观光,船行水上,两岸青山,大家纷纷以纯净的大自然为背景留影。当年羞涩的小女孩,现在大大方方地挽着老师的臂牵着男生的手合影,直到太阳西下,大家才往常德城里赶,一场隆重的晚宴,大家纷纷举杯,相约十年后再相聚。晚宴后的K歌,师范生们拿出了看家本领,选唱的都是表达情意的歌曲,也许在那青春萌动的三年,他们有着太多的遗憾,今天以一曲来表达心迹,但也仅仅只能借歌表达而已。狂欢过后,大家还得回到自己的家,过平凡的日子。
一天半的时间,我感谢258班的同学们让时光倒流,我年轻了20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