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五道杠教育德育黄艺博评论周碧华 |
分类: 乱弹天下 |
耻笑好少年黄艺博的成年人太可悲
这几天,湖北华师大附属中学13岁的初一学生黄艺博,被数不清的成年人耻笑着,他们嘲笑黄艺博为“五道杠”,是“伟大光荣正确”的“政治儿童”,碧华先生不禁为这些成年人感到脸红。
这些成年人之所以一哄而上对黄艺博指指戳戳,是因为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七岁开始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看新闻联播读人民日报就是“左”,至少反映了一些人的畸型心理。
课外阅读是一个孩子的权利,连一个孩子求知的基本权利都要被否定,还有什么资格标榜自己追求个性自由呢?不可否认,是艺博的父亲引导他有了这种喜好,这是教子有方,从父亲的角度来说,黄父成功了,相比那些教子无方的人来说,有什么风凉话可讲?童话作家郑渊洁反感当前学校教育,不让儿子进学校读书,而是在家中亲自教,这也是一种教子方式,只是与黄父教子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但两个父亲的目的都是为了孩子能成才。
事实证明,仅有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课外阅读能拓宽孩子的视野,至于孩子在课外阅读什么,这完全取决于他的喜好。许多高考作文成绩好的学生,大多得益于课外阅读积累了很多社会政治方面的知识。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参考消息,无疑能给黄艺博提供很多信息,丰富他的知识面。耻笑黄艺博的成年人们,如果与他进行一场百科知识竞赛,估计大多要败在他手下,又有何资格来耻笑一个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呢?
才13岁的黄艺博,已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好少年”“武汉市首届十大孝星”等称号,无论成年人们怎么讽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假如黄艺博是你家的孩子,你一定会为此感到自豪的。除了学习成绩好,艺博还立志为传承中华文华而努力,这是否会让活了一大把年纪都无清晰人生目标的一些成年人汗颜?艺博用发表文章获得的三千多元稿费捐助给孤寡老人,如此有爱心善心,是否会让在别人危难时刻却当冷漠看客的一些成年人脸红?
黄艺博“两三岁开始看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七岁开始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在嘲笑者看来,这样的年龄应该读儿歌看童话故事,不然就是扼杀孩子的天性。可是,你又怎知他没有欢乐的童年呢?假如扼杀了他的天性,他也就不会如此有孝心善心了。现在有一些人只要谈到政治就反感,似乎可以超然于政治之外,其实,否定关心政治也就是一种政治态度,我看,不是小艺博的教育出了问题,而是很多成年人的心理出了问题。
教育视点:
女教师被县领导宠幸是福是祸?
就业难能怪当代大学生吗?
高中生放弃国籍谁之错?
周碧华:向当代孔子致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