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节生活休闲评论春运观点周碧华文化 |
分类: 乱弹天下 |
向着家的方向
为了今天这个日子,中国大地上,数亿人不辞劳苦,向着自己的家奔去。
家在哪里?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家在哪里?为疲惫的旅人亮着一盏灯的地方就是家。
我的孩子在北京工作,只有几天假,没有买到北京到常德的火车票和飞机票,只得转道天津再回湖南。在她的心中,我和她母亲生活的地方,就是她的家。我人到中年,从乡村少年奋斗至今,已像一头喘息着的老牛。现在孩子工作了,过年时很想到旅游景点去度过,然而,八旬老母在,有老母亲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我就得守着,等待着孩子从远方归来。
家就是一块磁铁,无论她是贫困还是富有,她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犹忆年少时在外求学,寒假时大雪纷飞,穿着单薄的我从外地往家赶,每当来到家附近的小河,隔河而望,能看到老家茅屋顶上升起的炊烟,心中便顿感温暖,那就是我的家,即使贫穷,但只要回到了父母身边,围着一盆木柴火,就像拥有了一切。只要回到了父母身边,就能听到世上最真实的语言,即使是重复了一千遍的唠叨。
所以有一首歌写得很好,没有家哪有国?中国人几千年来牢固的家庭观念,其实就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内核,没有了家,你的所有,财富、权力、美貌等,都似乎成为乌有。
这就是过年,过年就是回家,从四面八方;过年就是除夕夜守岁,一家人围坐一起共话桑麻;一家人在一起了,就是踏实,就是慰藉,就是温暖。过年就是行走中的立定、稍息,短暂的停留之后,是为了更匆忙地生活与奋斗。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