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少女采的茶为何气味异常?(图)

(2010-10-08 08:08:34)
标签:

人文

历史

品茶

评论

周碧华

文化

分类: 乱弹天下

说茶

古代少女采的茶为何气味异常?(图)

这座城里到处都是茶楼,常常见一个个食客打着酒嗝,吆喝着闯进去。茶楼里烟雾腾腾,打牌的、斜躺着的、打着响指唤小姐的,尽管茶楼努力地装修出些雅致来,譬如挂点名人字画之类,却像一个骨子里粗鄙却装斯文的人一样,怎么看都别扭。

古人且莫笑今人。那时饮茶品茗者,大都是文雅之士,苏东坡、黄庭坚、陆游们的灵感都是茶泡出来的,唐朝诗人陆羽更是号称“茶圣”。他们饱读诗书,从茶中可以品出禅的意味,这似乎与茶的产地有着某种神秘的关联,凡名茶,如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天台华顶、西湖龙井等,最初都是由寺院种植出来的,也许,那些茶树,其根茎吸纳了太多的宗教气息吧。

古人饮茶,从茶具到环境到心情,均是很讲究的。明代画家丁云鹏所画《玉川煮茶图》,看了直叫人羡煞,那茶室就在庭院里,绿荫荫的芭蕉树下,天然石桌上置放着精致的茶具,主人摇着蒲扇,旁边火炉上煮着一壶茶,那茶香似乎就从明代一直香到我的书桌前了。茶最好是谷雨前采摘的,据说,有的名茶由十五六岁的女孩子从山野寻得,采后用细纸包好,藏于衣内双乳间,女孩归来时,体温已将嫩茶“焙”干,用这种茶叶泡出的茶据说“其味异常”,看这些个文人骚客饮着这样的茶,怎不浮想联翩诗情万丈!

他们甚至不称饮茶,饮字都觉得俗,而是称品茗,品茶时用嘴唇轻轻地抿,再咂咂嘴,让一股清气从胸腔中升起,齿间含香。所以,唐代诗人卢仝品茶就品出了来自生理上的、心理上的乃至文学上的种种感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性灵……看看今人,是绝对不会有如此细腻感受的,茶楼成了公众聚会场所,进得茶楼,大都是去交易,或为一段情,或为一桩生意,或仅仅是解解酒提点神,几杯茶喝干,一抹嘴走了事,谁还顾及那茶的万千滋味呢?从饮茶这点来说,今人的生活质量倒不如古人了,毕竟,那时的茶客是当时社会的精英,而如今,只要有钱,谁都可以进茶楼猛喝一顿。

我在这座城里,也偶尔被人邀去茶楼,因为“茶翁之意不在茶”,倘若做斯文状,轻轻地慢慢地品,倒会被人看成另类。但不管怎样,我一不会打牌,二不善饮酒,茶楼倒成了我最佳的去处。出差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饭后要寻得一处茶楼好难,竟觉得生活在这座小城是多么地美好!于是,我常常独自去茶楼,寻一相对宁静处,看茶叶怎样在杯中酥软身子,又渐渐舒展,看杯中水怎样成淡黄或浅绿,又渐渐淡了颜色。虽无人与我谈诗论文,也无美人在侧,那双手捧杯时的感觉,如同相握久别的知己,可以坦然相诉。每每将那最淡的一杯品完,凝视那杯底的茶叶,便觉得生命也像这饮茶一样,越是深深地喝下去,便越快要看到那杯底的残渣了……

 

 

文史乱侃:

白居易为何要玩朦胧?(图) 华君武先生为何一辈子在检讨(图)才子李约是个同性恋者?  看手相让出轨的女人大吃一惊(图) 实拍日寇受降地湖南芷江(图)

 谁害惨了清朝守寡的才女?(图) 13岁女孩为谁坚守5年贞操?(图)

苏轼为何拯救杭州风尘女?(图) 战场上谁敢拿命赌风流?(图) 13岁女孩为谁坚守5年贞操?(图)
13岁女孩为谁坚守5年贞操?(图)   华君武先生为何一辈子在检讨(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