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雷人官腔公文贺新初评论周碧华杂谈 |
分类: 乱弹天下 |
雷人官腔中的贺新初真的雷人么?
11月6日,央视《新闻1+1》播出《谁制造了雷人的官腔?》节目,随即许多媒体跟进,成为热点。该事件中的当事人——湖南石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新初,我的大学同学,在这起事件中很容易被误读为一个愚昧无知的地方官员,是个喜欢打官腔的地方官员。其实不然,真实的贺新初是个才子,是一个刚直不阿有情有义的土家族汉子。
我们在湖南师大中文系同窗四年,1984年,他分配到家乡石门一中当教师,我分配到邻县桃源一所师范任教。那时交通不便,通讯条件落后,同学再见面已是毕业十年后。1994年冬,改行当了记者的我到石门采访,特地探望同学贺新初。同学见面,他的形象竟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读大学时,尽管那时还很贫穷,贺新初却很新潮,秋冬季总是围一条白色围巾,一身书生气。而眼前的他,因为已成全县中学语文教学骨干,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我们当晚聊了很久才分手。第二天清晨,我在汽车站等车返回报社,突然,贺新初骑一辆破单车呼哧呼哧赶来送我,还提了一只黑乎乎的腊猪腿。他并未下车,脚点着地,只说几句就又呼哧呼哧走了,他要上第一节课,担心学生等他。寒风中,我看到他远去的清瘦的背影,心中一热。第二年,他如愿以偿改行进了县委宣传部,在当时县机关本科生并不多的情况下,他从一般办事员干起,很快便以一般大报记者也难写得出的漂亮通讯作品而受到重视,从一般办事员到新闻专干,再提拔到主管新闻的副部长,完全是靠写出来的,没有任何的背景。因为工作需要,他常常要陪上级各媒体一拨一拨的记者,常常是将自己喝倒,有一次妻子是叫人从街边水沟里找到他的。他的质朴,他的如大山一般刚烈耿直的性格,还可从一件事上得到印证。某年该县举办柑桔节,媒体云集,根据规定,负责接待工作的他将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安排到县里最好的宾馆入住,我是本市媒体记者,贺新初也将我安排与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享受同等待遇。那时,他还只是新闻专干,他的直接领导知道后大发雷霆,贺新初与该领导当即争论起来:“什么级别不级别,我只认水平!”后来我得知,某领导坚决不报销我的住宿费用,是贺新初自己掏腰包付账的。
现在,这起事件将他牵扯进去,如果公文果真是他起草的话,我只能为同学感到遗憾。但同时也恰恰说明他不是个善于弯弯绕的人,不是个打官腔的人。他是县一级主管新闻的干部,他平时承受的压力又有谁知道呢?如果不是愤怒到极点,一个胸藏文墨的人是不会那样做的。虽然我不能肯定这份公文是否是他起草。因此,我们看问题要全面地看,至少有两点值得深思:
一、既然这是一份呈报上级有关部门的公文,如果是负责任的上级部门,见到如此不合规范的公文后,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退回去让石门县委宣传部重拟,为何要披露出来呢?
二、
我写此博文没有与贺新初联系,他也不会想到我会写此博文。我并不忌讳他与我的同学关系,君子坦荡荡,只希望大家在解读任何新闻事件时,要全面地思考,不能取其一点以扩大之。
相关阅读;雷人公文事件中谁最先被雷倒?
时政评论:
中国女子与黑人裸漂为何引起愤怒?(图)
一次流产的性贿赂说明了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