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者们为何喜欢在“床”上做文章?

(2009-02-08 09:57:57)
标签:

人文

历史

静夜思

李白

马未都

评论

周碧华

文化

分类: 乱弹天下

李白究竟在站在哪里望月思乡?

 

自从媒体报道李白的《静夜思》日本版与现在大陆流行的版本不同的消息后,我第一个作出反应,写出了《五百年来读错的诗》一文,随后,马未都等学者相继写出了博文,但这些学者全在“床”上做文章,围绕床到底是什么而发表高见,如马未都先生就“床”的解释如下:

李白的二十字小诗《静夜思》原本朴实无华,平易近人,读来应无歧义。可没想到深究起来,问题还真不少。首先是名词“床”,歧义颇多,我以为是胡床,即马扎,但有人认为还是卧床,亦有人认为是井栏,可见什么事情都不能想当然。井栏的误解源于辞书。有的辞典将井床解释为井栏,此为大谬。使用之中的井少见围栏,大多供参观的井才设围栏,防止人误入其中。一般正在使用的井镶有井口,过去我去乡下常见井口被绳磨出道道深沟,显得历史沧桑。井床还真与胡床有些关联,井床是井上支撑辘轳的支架,形状与胡床近似,都是X形的,这种支架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又简单稳固,所以中国南北大地皆常见。

马未都先生认为“床”即为马扎,即一种小坐具,这肯定没有错,但他同时否定床还有井栏一说,就有些武断了。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李白当时即兴吟诗的位置,才能弄清诗中的“床”究竟是指小马扎还是井栏。

如果是马扎,则是在室内,试想,如果李白在室内,室内肯定还有很多家俱,不一定仅有马扎。况且,如果是在室内看到小马扎前的“明月光”,“举头望明月”这个举头动作是不可能那么自然的,必须还有走近窗前的动作,视线所及才能方便望月。

笔者认为,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应是井栏,理由如下:

其一,“疑是地上霜”,说明霜很重,如果在室内,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其二,李白既然是思故乡,肯定百感交集,应是踱来踱去,不由自主来到了院中,这时,他看到了井边的围栏;

其三,古乐府《淮南王篇》有诗为证:“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古代王公贵族为了显示富贵,井上围栏都由银砌成,在月光映照下,更像蒙上了一层霜。“疑是地上霜”,接下来“举头”才很自然。

 

文化评论:

哪个美男竟被女人们看死了(图)

哪两本书帮奥巴马赢得总统?(图)

史上最牛的牛是哪群牛?(图)

韩国能将汉字当“国字”推行吗?

贾府过年要吃掉哪些珍稀动物?(图)

    余秋雨推销美人不如黎锦晖

五百年来读错的一首诗(图)

男性的遮羞布最终被哪个女孩撩开?(图)

民国女人眼中的十大美男(组图)

余秋雨从商的若干猜想(图)

宋朝人为何说官不如妓?(图)

史上三大“忽悠”大师是谁?(图)

母亲偷情让叔本华成为哲学家?(图)

敢与皇帝争妓的作家(图)

猎艳高手西门庆是如何给官拜年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