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伪情感故事并非电视台的发明

(2008-12-24 22:04:20)
标签:

文化

娱乐

八卦

明星

情感

评论

周碧华

分类: 乱弹天下

 伪情感故事并非电视台的发明

 

都是收视率惹的祸!

为了收视率,国内一些电视台一哄而上,情感故事栏目五花八门如出一辙,比如江苏卫视的《人间》,浙江卫视的《涛出心里话》,重庆台的《情感龙门阵》,陕西卫视的《诉说》等,这些情感栏目极力给观众“真实”的印象,最好能当场让观众流下泪来,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一些卫视开始编造虚假情感故事,公开地践踏观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久而久之,观众觉得自己也不知不觉成了故事中的受害者,对传媒的信任度大大下降。更重要的是,将人间美好的情感实际作为了一种商品来进行虚假兜售。这种状况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时候,广电总局终于“拔剑”,继对涉案剧、选秀节目、涉性节目、观众参与整容类栏目发出“禁令”后,日前向全国各地方台下发了一则“整改令”,禁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

当观众对这一举措叫好的时候,涉及到的某些电视台会一定会觉得冤,因为伪情感故事并非电视台的发明。

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时,国内期刊杂志竞争进入白热化时,一些家庭或女性类杂志,便是以情感故事来提高发行量,起初一些感人的情感故事确实打动了无数读者,但随着竞争加剧,某些杂志便打出了“千字千元”的优酬来诱惑作者,一篇情感故事,可以得到稿酬近万元。在利益驱动下,一些写手专事编织虚假情感故事之职,为了得到更多的钱,故意将篇幅拉长。而杂志社的编辑心照不宣,因为编辑如果组到了有轰动效应的稿件,编辑的收入也相应增加。于是,一些杂志成了虚假情感故事的载体。有编辑曾向笔者约稿,授意编情感故事就是要曲折离奇,至于地点与人物,都可以用假地名假人物名替代。人物与地点能替代,故事情节就看谁最会瞎编了。

所以,伪情感故事的始作俑者是杂志,而非电视台。广电总局向电视台的伪情感栏目下了禁令,但杂志的伪情感故事仍然继续虚伪着。(新浪博客首页/文化博客导读)

推荐阅读:

 湖南人与德国人比谁的“手臂”更长?(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