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家谈茶

(2008-07-06 08:08:42)
标签:

爱在中国行

人文

文化

名家

评论

周碧华

分类: 乱弹天下

名家谈茶

 

饮茶是中国人迥异于西方人喝咖啡的一种生活方式,常人饮茶,或为解渴,或为闲聊,或为交际。名家饮茶,却各有心得。

汪曾祺:泡茶馆能养浩然之气

名家谈茶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昆明街头有很多茶馆,他是常客。但他与许多有志青年一样,不是穷泡茶馆,而是利用茶馆观察社会,他的许多论文,或习题,都是在茶馆里做完的。在汪曾祺眼里,那个时代是一个污浊而混乱的时代,学生们虽然贫穷,却自许清高,鄙视庸俗。在茶馆里这相对清静的世界,可以养浩然之气。一壶绿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西南联大在中国现代史上出了很多人才,汪曾祺竟然说与大学生喜泡茶馆有一定关系。

周瘦鹃:碧螺春里闻莲香

名家谈茶

具有小资情调的作家周瘦鹃喜欢品碧螺春,一次与友人品碧螺春,当二泡三泡之后,周瘦鹃就觉得茶杯里有荷塘的莲香了。他当即赋诗:“玉井初收梅雨水,洞庭新摘碧螺春,昨宵曾就莲房宿,花露花香满一身。”在他眼里,那新摘的碧螺春就像在莲蓬里住了一晚,沾满了莲的香气。

林语堂:饮茶需静,人多无味

名家谈茶

林语堂先生认为一个人饮茶方能心气平静,神清气爽,也只有这样才能品味出茶的本质。饮茶是在茶的引导下进入一个默想人生的世界。他认为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也就是说,品茶不能超过四个人,人多了就失去了领略茶的本质的可能。

梁实秋:清茶最为风雅

名家谈茶

梁实秋先生不喜欢饮功夫茶,认为味太浓。他独喜清茶,即味淡一些的。他游西子湖,必不忘品“西湖龙井”;游洞庭,必品“君山茶”。一次与友人游西湖,在平湖秋月景点附近,开水现冲新鲜龙井,直觉“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真个是风月无边!

周作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

名家谈茶

周作人先生对喝茶的地点比较讲究,他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这老先生与林语堂一样,茶伴要求不多,喝茶地点竟具体到“瓦屋纸窗下”,确实是有些独特了。(新浪文化博客导读)

 

  文化评论:

民国的文人是如何风流的(图)

    俄国女皇究竟与谁上了床?(图)

史上美丽得忧伤的一次私奔(图)

   母亲偷情让叔本华成为哲学家?(图)

   敢与皇帝争妓的作家(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