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祥
-----“三自”笔记之二
自省 自然 自在
人如一件精密仪器,无论你怎么善于掩饰,那只是一时半刻的事情。你真正的内心,会不自觉地反映在外部,也就是气色。有人问我,你人到中年,怎么看上去总是那么气宇轩昂,红光满面呢?我回答:我心安祥。
要做到我心安祥,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内心修炼所为。这与你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有关,无我、无他、无一切。当然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不是真空,这样的境界并非是一种自私,其实责任也就是这种境界之一,当你想到了别人,也就是无我。我心安祥,也就是真正做到了思想独立,而不是一直浑浑噩噩,或者总是被名利所缠绕。
譬如我玩博,关心我的人就劝我别浪费时间,多创作点文学作品。我泰然一笑,这样的好心人只是站在爱好文学的角度来考虑的,殊不知这个世界还有另外的人不是那么强烈需要文学,只需休闲呀;还有好心人提醒我,免得被人抓住把柄说你不务正业,我更是泰然一笑,二十年如一日,工作绝不含糊。电脑每个人都有,一篇博文就是十几分钟的事,这十几分钟我不相信别人正为集体的事业而殚精竭虑,也许正在让集体蒙受损失也是说不准的事。我不参与那么多的纷争,就是对集体的贡献,参加工作以来,没有一分钱的是非与我有关,我问心无愧,当然我心安祥。还有朋友关心我,让我多利用宝贵的时间去挣钱,我也泰然一笑,不属于我的,如何争斗也不会得之,属于我的自然会来到我的面前,我则欣然接受。看世间多少人早生白发,忧愁结于眉间,互相倾轧,皆为利也。当别人为这一切而费神劳心之时,我正在网络的海洋里遨游,或沉浸在一本书的书香里。
有位香客对无德禅师说,想到寺院里过清静日子。无德禅师说,你的呼吸就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就是寺院,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一定要到寺院中生活呢?这便让我想起了一位女同事的话,她对我说,你现在手戴佛珠(其实是貔貅,用于避邪),脚穿布鞋,留平头,俨然出家人哩。我说,修饰不能代表一切,看气色。我把十二平方的办公室当寺院,敲电脑键盘就当是敲木鱼,风声雨声争吵声皆远离我而去,我心安祥。(此文已被新浪网文化博客导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