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伤
我在贫穷的乡村贫困的家庭中长大,从小酷爱读书,那时要弄到一本书读实属不易,因而每次寻得一本书便如获至宝,读之便入忘我境界,为此受了几次皮肉之伤,今天借征文之机会记下来,算作纪念。
鱼剌卡喉
小时候我喜欢边吃饭边看书,一是饭菜很简单,实无细心品味的必要,二是书来之不易,要抢时间读完再还给别人。大约十岁那年,我从下放知青那里央求到一本无头无尾的《林海雪原》,吃饭时就放在桌边看,看着看着就忘了咀嚼食物。父亲常冷不丁一筷子敲来,打得脑门生疼。我却很坚强,把泪水和着食物一起咽下去。我们那里是洞庭湖区,鱼是桌上司空见惯的菜。那天,我一不小心就将一根鱼剌咽下去了,却又只卡在喉中。不敢告诉父母,因为他们警告过多次。一天以后,咽喉开始肿痛,不能咽下食物,这才引起父母注意。村里有个奇人,姓王,祖传有“九龙水”之法术,能将铁器溶化,一般不亮出这功夫。但父亲与他私交挺好,就带我去了。父子俩在路上商量,一定要看清王师傅是怎么使法术的。我们来到王家,王师傅刚从田间回来,二话没话,就从水缸里舀了一碗水,用手指在水中来回划动,口中念念有词。然后要我喝下这碗水,几分钟后,奇了,异物感就没啦。从此,我吃饭时就不敢看书了。
滚下河坡
要看书最好是自己拥有,可那时没钱买。但我将永远记住村里一个叫柳铁匠的人,从他那里,我获得了购书经费。
少年时,我常一个人呆坐在铁匠铺里,看他们师徒打铁,风箱一拉一扯,红红的火苗带点蓝焰像气一样一鼓一鼓,每次看得发呆,觉得美极了。十多年后,我特地为柳铁匠写过一首诗发在《飞天》杂志上,其中就有“柳铁匠/用最柔软的姓氏/打磨出乡村最硬的农具”这样的诗句。在他那里呆得久了,终于有了发现,柳铁匠每天都要将边角余料倒掉,于是,我将那些废铁拿到村里的商店(那时叫代销店)换成钱,每次能得一角到两角钱,然后就一路小跑到五华里外的一个叫黄狮嘴的小镇上,买本连环画。返回的路上,边走边看。从小镇到村里的路是一道大堤,没想到看得忘了形,走偏了,一下就滚下河坡。幸亏那时是冬天,衣穿得较厚,再加上河里的水已很少,留下很宽的河滩,我一直滚到河滩上才停下来。我本能地紧紧抓住手中的连环画,不知被什么东西把手背给划破了,鲜血直流,只好用河沙敷在伤口上……
烧烂脚背
那是高考前的冬天,放假时,数学老师很关心地借给了我一本辅导资料(我数学最差),嘱咐我在寒假中看完。天很冷,湖区人过冬就是在堂屋的一角,燃烧过冬前就备好的树蔸,由于树蔸含有水份,起初是燃不起好火的,温度就升不上来。我捧着书坐在火坑边,越冷就越往前凑。该死的数学题让我半天啃不动一道,而树蔸烧久了终于开始发威,我全然不知。突然,我像弹簧一样跳了起来,右脚背生疼生疼,原来一粒小木炭溅到我袜子上了,袜子已在冒烟!那玩意儿竟与袜子粘在一起了,光跺脚是没用的。最后急中生智将袜子脱下来才了事,而此时皮肉已灼伤!
后记:虽然因阅读受过一些皮肉之伤,但因为阅读,使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恢复高考后,我成为全乡第四个考上的本科生,不能不说是受益于广泛的阅读。
此文已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