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散章 |
书房,在旧时是一个充满了高贵气息的词儿,很容易让人想起一间宽敞的房子,有字画悬挂,线装书挤在漆得发亮的书柜里,读书人秉烛夜读,把儒雅的影子映在纸窗上……拥有一间书房,是每个读书人的梦想,如果缺少了,总是将军缺少佩剑,掌权者没有大印般地遗憾。
书房这个词现在没有舞厅、咖啡厅出现的频率高,大概是很少人再耐得住书房里的寂寞,或者是为了生活,需要东奔西走,或者是因为住房逼仄。如果除开生活条件的原因,书房问题便让人有些尴尬了。我看见许多富裕人家,有麻将桌和健身房,却吝啬得不给书房一个位置。也有豪华型书房的,却不属于读书人,这类人的书架上摆着《厚黑学》或《股经》之类。真正的读书人却少有书房,或者很是简陋,柜子少,纸箱多,如果谁拥有了稍微奢侈一点的书房,那一定会邀仨俩好友小酌一番的。
我写诗的时候,正在丁玲的母校任教,新添娇女,一室一厅里充满了她的哭声。我找校方要了一间杂间,杂物的缝隙里仅能容一床一桌。我用旧布将窗遮严,避开无聊的闲谈,读书或写作。很多个夜晚,顽劣的鼠仔在我的手稿上“吱吱”地嬉戏,我自我解嘲道:高贵的诗歌,鼠辈却是最初和最热情的读者。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自得其乐,竟发表了400多首诗歌。
可是,渐渐地我因为忙于应酬,很难得在书房里坐上一回,有时一身疲惫归来,望一眼气派的书房,不禁脸红耳热。有时强迫自己坐下来,却难得入静。往日读书能闻到书香,现在却没了这种感觉,便吓了一跳:我还是个读书人吗?想起写诗的年月,日子清贫却很充实,书房虽小天地却广阔,难道优越的条件真能扼杀人的心志?
每当与宴席上的人谈论却话不投机时,我就暗自庆幸,我的骨子里还流淌着读书人的血液。这也促使我终于回到久违的书房,让书香重新浸漫自己的身心。静夜里,整齐的书籍排列在我身后的书柜上,给我一股隐隐的压力,我知道,那是先贤们的目光在注视着我。先贤已逝,文字尚存,先贤的思想滋养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面对文字,就像面对先贤,读书的过程,就是一种默默交流的过程。随着书柜里的书不断增多,我坐在书桌前时,往往产生坐拥书城的感觉,久而久之,便体味出了“书城”的内涵,这真是一座城池!这是千年思想精髓垒就的城,它可以为进驻城内的人挡风雨,避浮躁。
古人云:不可居无竹。而我说:居室不可无书房。
file:///H:/%C2%BB%C2%A5%C3%81%C2%AA%C3%8D%C3%B8%C3%8E%C3%84%C3%91%C2%A1/%C3%96%C3%90%C2%B9%C3%BA%C3%87%C3%A0%C3%84%C3%AA%C2%B1%C2%A8%C2%A1%C2%A4%C3%8E%C3%84%C3%95%C3%82.files/tmt.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