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晒灵魂

(2006-06-05 20:19:00)
标签:

文化

周碧华

分类: 散文散章

 

 

 

   200011日清晨,我像往常一样醒来,新千年的阳光很柔和地从窗外泄进我的房内,我忽然一阵感慨,太阳老了,而阳光却是簇新的,它能在阴霾密布的冬季如期来临,的确是一种恩赐。「我不能辜负这美好的阳光」,这是21世纪我产生的第一个念头。

  早餐后,阳台上已铺满了阳光,我搬出书柜中封存了10年的一捆旧书,一股霉气扑面而来,很多次都想翻晒它们,却一直没有动手,为什么今天突然想到要翻晒它们呢?现在想来,也许是谁在提示,是那些书中的灵魂吗?10年前,我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这所学校有近百年的历史,图书馆的一间黑屋子里封存着许多旧书,终于有一天,馆长决定将它们卖给废旧品收购店。我闻讯前往,在堆积如山的旧书中,我欣喜地发现了10多册1949年的杂志创刊号,有的还是以后再不见出版的珍稀物品,我至今还在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将那些旧书全买下,只要一角钱一本!在那些旧书中,我还特地收藏了1957年的文学刊物,我知道,那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我很想了解那个时代的优秀人物是怎样表演的。可是,当我打开那一本本杂志,我立即就像被火烫了一下,一些大师级的人物,在「反右」专辑中完全失去了斯文,个个赤膊上阵,字字句句充满了杀机。有的人在这一期中还是战士,但到了下一期中又成了靶子,而所有这些人物,最终都逃脱不了蹲牛棚的命运。他们只有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创造出繁荣的[伤痕文学],满怀委屈地舔噬自己的伤口,我在研习《当代文学史》时,对他们充满了崇敬。可是那一刻,我觉得受到了极大的欺骗,我立即将它们捆成一团,背回家中封起来,这一封存就是10年。

  而今天,我决定让21世纪的阳光晒晒它们。我小心翼翼地摊开, 只见一页页色彩黯淡,恰如其中的文字,没有一点思想的光泽。请看《诗刊》19577月号上的一首「诗」:这位编辑先生/本领真是高明/自称会唱反调/台湾喝彩连声……这就是一个著名诗人的作品,除了押韵,还有什么?有的只是将别人往死里整的动机。还有个著名漫画家,在那个时代很走红,将一些作家丑化得猫狗不如,谁倒台就画谁,谁站起就美化,令人奇怪的是,每个时代他都得心应手,一直著名到现在。也许有人会指责我,那是个特殊的年代,何必去揭他们的伤疤。而我要说,如果是普通百姓,我没有写这篇文字的必要,正因为他们是民众中特殊的一群,是「一个种族的触须」,他们应该对那个时代负责。至少,可以像沈从文一样保持沉默,至少,可以像古代文人一样以死相谏,而不是同室操戈,将文坛弄得一片血腥。

   
我一边翻晒着旧书,一边为他们感到悲哀,这些曾经在现代文学史上辉煌过的人们,他们没有料想到在他们人生的盛年,会莫名其妙地失去灵魂,浪费了那么美好的时光。我想,那些死去的人,一定带着极大的遗憾、那些还活着的人,一定常常感到不安。我在翻晒这些旧书时,唯恐再弄伤他们,小心地抚平那些皱褶,让它们充分享受到21世纪的新鲜阳光。21世纪,人们的目光会更多地关注现代科技,关注宇宙空间,再不会出现上述荒闹剧了吧,如果有,我宁愿把笔折断,也决不出卖自己的灵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父爱无边
后一篇:乡村哲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