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1年1月13日
党是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一次在正式提出: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这是在公报的十二章: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46节: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提出的。那么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什么呢?
一、精神卫生。我理解主要是精神病院及医院精神科的主要服务内容,是精神科医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服务对象主要是约1600万重性精神病患者。这个任务极其繁重,1、历史欠账太多,不少精神病患者,还没有确定诊断,没有得到很好的门诊治疗,住院治疗,精神病院,精神科医生数量不足,质量不高;2、社会治安严峻,不少重大刑事案件,往往是精神病患者所为,防不胜防;3、社会负担沉重,1600万精神病患者是社会,家庭的沉重负担,因为治疗不及时,效果不明显,往往成为精神残疾,需要社会照料;4、科研比较滞后,目前人类的2类疾病,癌症和精神病,因为机理不清,机制不明,治疗和康复没有突破,有待于人类脑科学的突破;5、社会歧视严重,社会大众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现象仍然严重,精神卫生科普需要加强;6、模式需要突破,目前绝大多数精神病院是车厢式管理,患者安全了,但是过度药物治疗,使不少患者难以康复,难以回归社会,甚至一辈子无法出院。
二、心理健康。我理解主要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心理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服务对象主要是14亿全体人口。这个任务相当严峻,1、发病迅速增加,因为社会转型,竞争加剧,压力增加,婚姻危机,使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迅速增加,各种各样的神经症发病率达到15%左右,焦虑症达到5.3%,抑郁症达到4.8%,新的疾病不断产生,如游戏障碍发病达到2040万人。14亿人口,一生中都可能有1-2次心理危机,怎么办;2、资源严重匮乏,这一种疾病,患者不愿意去精神病院或精神科就医,其他医生无法识别和帮助,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手段有限。如在美国综合性医院有1/3是心理咨询师,我们严重不足,质量不高,如南平市县级医院,基本上没有心理科,没有处方权的心理咨询师;3、管理比较紊乱,心理咨询师理应是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促进者,但是目前已经停考,各种各样的所谓心理卫生工作者,层出不穷,素质参差不齐。心理健康工作,政府各部门都是齐头并进在做,如卫健委,文明办,教育局,妇联,民政局等,按照未来构想,卫健委还是应该统一管理;4、预防任务很重,绝大多数心理障碍是可以预防的,就是提高民众的心理素质,特别是青少年,这个事情大有可为;5、付出代价很大,社会可能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其社会成本很高,2000多万人的网瘾,如此多的家庭,孩子在痛。近30万人的自杀,已经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三位。青春期问题,使无数优秀男生沉沦。睡眠障碍已经成为最大的药物安定使用人群。婚姻危机,使离婚率居高不下,影响深远。性心理障碍,性功能障碍,发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中国人的性福,可是仍然是心理健康的禁区,壮阳药销售火爆。所以,我们心理卫生工作者,任重道远;6、发展也是任务,心理健康工作不仅需要解决心理疾病,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民众安全感,幸福感,就是发展心理学的事情和任务,如何提升民众幸福感呢?
三、联系区别。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科学分工,适当侧重。1、交叉地带,如精神病患者临床治愈后,需要心理康复,康复的任务是心理咨询师的。如焦虑症,抑郁症,严重程度高的,也是精神科的任务。如危机干预的时候,既需要精神科医生,也需要心理咨询师;2、相互联系,整体都是健康领域,就是面对的服务对象有区别,往往精神科医生可以发展到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升级成为精神科医生非常困难,因为精神科诊断更困难,要求更高,药物更难,需要专门训练;3、适当分工,非常必要。确实有不少心理咨询师,在处理精神科的问题,如心理咨询师处理抑郁症,他们没有诊断权,处方权,就是帮助一个病人,手段有限,风险很大,因为既然是疾病,就是医生的事情。当然,抑郁症患者去了精神科诊疗,因为大多数精神科医生不愿意,不会做心理治疗,只会使用药物,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康复。不过分工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心理障碍的诊断,是症状学诊断,除了药物,那个人都是可以做工作,心理咨询不是心理咨询师的特权,社会支持一样有用。我想这些问题,应该在发展中慢慢解决。无论是精神卫生,还是心理健康,当务之急还是解决资源严重不足,管理不够规范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