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应该大踏步进入医院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0年10月22日
上午,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南平市戒毒所医院院长刘九洲到办公室喝茶,聊天。整体感觉,还是我们中国的临床心理学发展缓慢,滞后,临床心理学应该大踏步进入医院。
有几个数据,在美国心理学家90%集中在健康服务领域,在中国这个数据是10%左右,而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集中在教育领域。在美国的综合性医院大约30%是心理咨询师,在中国1%的水平还不到。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门诊患者1/3是生理疾病,1/3是心身疾病,1/3是心理疾病,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的综合性医院,绝大多数心身疾病,心理疾病,在当生理疾病检查,诊断,治疗,既不能解决患者的疾病痛苦,又大量浪费医疗资源。如躯体化障碍的患者,经常检查,经常住院,没有效果。
中国的临床心理学发展如此落后,关键还是医学模式没有根本性转变,传统的医学模式是生理性的,现代医学模式是社会,心理,生理的。如糖尿病,高血压疾病,我们中国的专家只能是开药,开好药,开进口好药。心理治疗,特别是依从性心理治疗基本上是零。水平高一点的专家,还是能够跟患者说,需要运动。至于患者能否运动,能否坚持,天知道。因为事实证明,运动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非常有效。为什么医生要求患者运动,患者也知道运动的重要性,患者却不能进行有效的运动呢?实质性问题,是患者的依从性心理治疗问题。一个人的运动意愿,成为运动习惯,是一个心理治疗问题,不是药物能够解决的。在中国,既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也没有这方面政策,更没有这方面专家。一个人的运动意愿提升为运动习惯,需要经历4个阶段:外力强制阶段,内力强制阶段(意志努力),自觉行为阶段(自我监督),自然自动阶段(行为成瘾)。这些都心理学去研究,实践。当然,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很多,如香烟价格上涨10%,吸烟减少3%,这种对价格敏感的心理学现象,也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吸烟心理学如此,糖尿病也是如此。
他说福州市一个专家,准备成立治胃病中心,不是治未病。是建立以胃病为中心的体系,这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包括外科,内科,西医,中医,检查,治疗,药物,护理等。我认为心理治疗是可以深度介入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胃是情感,情绪器官,说明消极情绪对胃的健康影响是明确的。同时,胃肠道神经症的发病率很高,复发率也是很高,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心理治疗。如果能够对胃病患者,实行团体心理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探讨,也是全新的领域。睡眠障碍也是如此,除了高精尖的设备进入,心理治疗尤其重要,因为睡眠障碍本身就是心理障碍的一种,90%的睡眠障碍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而焦虑症,抑郁症的首发症状是睡眠障碍。
为什么临床心理学进入医院如此缓慢,其原因:1、医学模式转变的极其困难,就是政府官员,管理人员,临床专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非常不足;2、对健康及疾病的规律性基础研究严重不足,我们的研究是重技术,轻管理,重微观,轻宏观;3、医学教育人才严重不足,心理学家绝大多数还是集中在教育,没有转到健康领域;4、考核体系缺乏心理健康内容,二级以上医院的评审,没有把心理健康纳入主要内容,还是边缘化状态;5、心理学严重滞后,比医学滞后更多,人才匮乏,技术缺乏,收费很低,作用一般。我今年在不少单位健康,主题就是新时代,新健康。反复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心理对健康的深度影响,反复强调心理治疗对临床治疗的效果。
如何加强临床心理学,其建议:1、培养人才,医科大学必须开设心理治疗专业,包括研究生教育;2、加强研究,心理学的研究是基础上研究,是我们国家的短板;3、强制设置,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比例设置临床心理科,安排心理治疗岗位和人员,如比例达到3-5%,大的医院设置心身疾病科,行为医学科等;4、深度介入,心理治疗必须深度,全面,系统介入各种疾病,特别是心身疾病,心理疾病的治疗康复;5、科普宣传,地方政府卫健委必须把心理健康纳入议事日程,把临床心理学全面介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