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败者的声音总是很大

(2020-10-02 13:49:43)
标签:

痛苦

快乐

人类

新闻媒体

声嘶力竭

分类: 人生随想、人生疗法
失败者的声音总是很大
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20年9月17日
      互联网时代,失败者的声音总是吸引眼球,成功者的事迹无人问津。现实生活中,痛苦的人的声音,总是特别大,幸福人的声音,基本上听不到。这种社会心理学现象,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假象,社会很失败,人生很痛苦。这样的心理认知,对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明显消极影响。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如何去应对。
      一、痛苦影响生存,快乐是种发展。人类心理学的各种机制,都是有发生学的原理,就是说,都是有存在的意义,包括喜怒哀乐。虽然,我们每个人不喜欢痛苦,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痛苦,因为如果我们失去了痛苦的心理能力,我们的生命随时随地会很危险。痛苦包括2方面,身体的疼痛,心理的苦闷。身体疼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生命,健康的保护性机制。如果我们得了阑尾炎,但是我们没有疼痛,那可能就是死亡。疼痛是一种心理信号,警告当事人的生命遇到危险,威胁了,必须采取措施了。所以,得了阑尾炎,在诊断没有明确前,一般不能使用镇痛剂,否则影响诊断,影响治疗。疼痛的程度,与疾病的程度,危险的程度有关,类似于台风的红色警报,因为红色,人类最容易看到。人在剧烈疼痛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声嘶力竭,极其凄惨,也是一种渴望救援的信号。身体疼痛如此,心理苦闷也是如此。苦闷是一种心理,精神,甚至灵魂出现了问题。如空虚,无聊,迷茫,无助,绝望。一个人灵魂的苦闷,往往难以理解,往往难以表达。一般人难以想象,一个青春少女,为什么割腕时候有一种爽快感,因为她使用身体疼痛,转移灵魂苦闷。一个成功人士,为什么会跳楼自杀有一种解脱感,因为他使用生命的消灭,来获得灵魂的自由。
     二、痛苦难以适应,快乐容易成瘾。既然痛苦是一种生命保护性信号,那对人类生存,个体保存就是极其重要的。所谓适应,就是慢慢习惯了。从过去的痛苦产生强烈反应,到不强烈的反应,甚至不反应。痛苦是难以适应,每次疼痛都是差不多的难受。但是,一定程度上,痛苦也是可以适应的,程度比较小而已。如长期癌症痛苦,慢慢疼痛就下降一点,因为剧烈疼痛也影响生命安全。如经历强烈痛苦的人,往往对一般痛苦,就能够承受。所以,现在的孩子,没有经历一点点痛苦体验,稍微有点痛苦,就哇哇叫。说明,一个人经历一些痛苦,能够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快乐的机制就不同了,就是说快乐是很容易适应的。就是同样的快乐体验,需要不断增加快乐的刺激量,直到极限水平,快乐就崩溃了。喝酒,吸烟,性爱,安定,网络游戏都是如此,所谓乐极生悲。性爱中的重口味,其原理也是如此。一旦形成快乐的神经通路的闭环,成瘾性,依赖性就形成了。就是这个快乐不断强化,其他快乐不断弱化,然后快乐到死。一个心理学实验说明,给一个小白鼠的快乐中枢,通上电刺激。小白鼠为了快乐,就不断自己按快乐键盘,不吃不喝,直到最后衰竭死亡。
     三、痛苦声音很大,幸福偷偷享受。原理就差不多了,痛苦是生命保护性机制,当然,声音必须很大,很响,很凄惨,很难听。一方面引起别人注意,来帮助救援。另一方面向别人发信号,警告别人不能来。长期在医院上班,医务人员面对疾病的痛苦,死亡的凄惨,其实心理压力巨大,工资必须高,而且需要心理健康工资。大家不容易理解的是,幸福的人,往往是偷偷享受。既然是快乐,幸福,那就是一种心理舒服的体验,舒服的时候,人的肌肉是放松的,危机的时候,人的肌肉是紧张的,时刻准备搏斗,逃跑。所以,舒服的时候,声音就很小。另外,快乐幸福的时候,特别是幸福,是需要用心去体验,此时此刻应该是安静的享受,谈恋爱的花前月下,一家人的窃窃私语。还有一个原因,一个人的自私自利往往难以避免,自己的快乐,往往希望独食。快乐中的偷着乐,心理体验更好。所以,一个单位,加工资的人,往往偷着乐,没有加工资的人,往往声嘶力竭。目前的香港,成功的李嘉诚没有声音,失败的年轻人喊破嗓子。
     四、痛苦左右媒体,快乐悄无声息。我们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社会心理学需要重新思考。因为在过去,一个人的声音,只能在家庭,单位的人能够听到。电视台,报纸的声音都是歌舞升平。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记者,都是编辑,都是媒体。媒体的传播速度极快,影响极大,覆盖极广,我们必须面对,必须研究。为什么我们每天看到的新闻,信息,都是痛苦的,消极的,负面的,至少是大多数。这个为什么,上面的科学解释,已经有了结论。奇怪的是,人类为什么喜欢看痛苦的信息,是有点复杂。一方面,媒体报道的选择性,新闻媒体为了博得眼球,往往都是喜欢耸人听闻的,稀奇古怪的,刺激痛苦的信息。如战争,灾难,变态,西方媒体,很少报道中东一个家庭的小幸福。另一方面,是我们长期被新闻媒体喂养的民众,形成了一种信息消费偏好。每天吃水煮鱼,时间长了,也就好吃了。当然,有一天新闻媒体报道全世界没有新闻了,实际上, 就是全世界没有痛苦的事情了,全世界人民都幸福了。实际上,痛苦的声音左右媒体,对人的社会心理影响比较消极,负面。很多人,明明过着幸福生活,却感觉不到幸福,甚至还呈现痛苦状态。因为信息消费偏好,影响认知态度,幸福的物质生活,痛苦的心理评价。继续深入研究,就出现一种奇怪现象,就是痛快的心理。就是轻微的痛苦,可以引起极其强烈的快乐,幸福体验。如性爱中的sm体验,如苦瓜,苦茶,臭豆腐,打耳洞体验。这也许预见人类的未来,未来人类快乐,幸福越来越多,容易。找苦吃,也许成为一种文化模式。是疾病状态,还是健康状态呢,不好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